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埃隆·马斯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如果从更深的层次分析,马斯克的创业行为实际上是源自他的使命感,换句话说,他一生的事业几乎都是他使命的副产品。
马斯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直有一种危机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义何在,万物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他列了一份清单,写出他认为对整个人类有贡献的事情,但他完全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而是从整个社会的范围去思考,这份清单中包括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尤其是在地球之外生命可以长期存在的形式,如人工智能和重组人类基因。
这是他在大学时期拟定的清单,我相信很多人曾经在大学都做过自己的人生规划,但几乎不会有人从影响人类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份清单不仅仅是一个空想,马斯克后来的所有创业行为,都是在这份清单的指导下完成的。
更令人震撼的是,马斯克的所有努力,包括特斯拉、Space X等,都是为了一个更大的使命在做准备——移民火星。
在马斯克的人生中有这样一个段落:1999年,他卖掉Zip2,从中获利2200万美元;2002年卖掉PayPal,从中获利1.65亿美元。2002年,刚刚31岁的他积累了惊人的财富,这时的他开始规划之后要做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两种方式:要么再创业,要么去做投资公司。但他发现,在他的人生列表中,并没有再做另外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打算,而是继续聚焦在改变人类未来的使命上,所以他决定投入大把的时间和资金去实现自己的使命。他说,“就我个人而言,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是我积累财富的唯一目的。除此以外,赚钱对我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无论是将马斯克定位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疯子,大多数人对他的使命既不理解,也不认同。但是,马斯克这种使命感的诞生并不是没有根源的,在已知的地球历史中,每隔6200万年左右,都会出现一次物种大毁灭(见图5-3)。
图5-3 地球上的物种灭绝史
远古时代的生物绝大部分已经灭绝了,而人类自进化到目前只有20万年的历史,但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未来的5000万年内,不会出现物种大灭绝事件。这种人类物种的危机感促使马斯克树立了帮助人类移民火星的目标。他计划到2070年,在火星上建立能容纳100万人的城市,那一年他将99岁,他希望最终能在火星上开始退休生活。
关于自己的使命感,马斯克是这样阐述的,“我认为美和激励人心的价值被大大低估了,我不想成为谁的救世主,我只是想要想象未来,不要太失望,把自己想象的未来亲手创造出来”。作为企业家、创业者和创新者,什么时候我们也敢于梦想、敢于直面重大问题,并且不抱怨、不犹豫,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心胸才能宽广,才能真正地引领这个世界。
事实上,坚守使命的马斯克,他的内心有一种极度的孤独感。马斯克说过,实现任何大目标都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就是“意志”。敢于梦想大目标,并实现它,其实是极度孤独的,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因为在实现目标之前,由于目标的“不切实际”,没有人会相信你,也没有人会支持你。
2006年,马斯克卖掉PayPal以后,拿出630万美元投资了特斯拉,将剩下的1亿美元投资创立了Space X。在其他行业,1亿美元已经是一笔巨额的投资,但对于火箭的研发和制作来说,这笔巨资就是杯水车薪。以实际数据说明,这笔钱只够支撑Space X发射4次火箭,而根据以往的数据,一个国家开始研发火箭,前10次几乎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想要利用4次机会实现成功的发射,并且是难度极大的可重复利用的火箭的发射,几乎没有人认为马斯克会成功。
果不其然,2006年第一次火箭发射失败了,2007年第二次火箭发射失败了,2008年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了,这时,Space X剩下的资金只能支撑最后一次发射。如果第四次火箭发射失败,Space X以及特斯拉将会成为历史中著名的失败者案例。但马斯克并不在乎外界的评价,第三次火箭发射失败以后,他积极检查原因,在3个月后就发射了第四次。我不知道是他的意志还是他的方法论发挥了作用,在2008年9月28日的第四次火箭发射终于成功了。当年适逢经济危机,除了Space X的捉襟见肘,特斯拉的资金链也不容乐观,在这种人生至暗时刻,马斯克迈出了实现梦想的一步。
美国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在《千面英雄》一书中,把英雄一生的经历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启程、启蒙和回归,这个过程被称为“英雄之旅”。如果从整体的角度回顾马斯克的创业历程,我们会发现其实马斯克的创业过程就是一次“英雄之旅”(见图5-4),即从启程到启蒙,再到获得一些力量的回归。当他回归到人类中的时候,不管人类怎么对待他,他对人类都充满了爱,而且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就像他把Space X的海上火箭回收平台命名为“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我当然还爱着你)一样。
马斯克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原本都有这么大的梦想,但是我们被罩上了一层玻璃。我们原以为我们是正常的,他是天才,但最终我们发现,他和我们一样,只不过我们被认知边界束缚了。
图5-4 马斯克的“英雄之旅”
所以,我们应该敢于敲碎每一个人的玻璃罩子,敲碎每一个生命的局限性,敢于去碰触那些大问题和本质问题,敢于在无限的思维张力中去呈现生命的无限精彩。我想这是马斯克于我们、于这个时代的启示,而这种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商业。
[1]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将其化解为各个部分的组合加以理解和描述。
[2]李善友. 第二曲线创新[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3]李善友. 第二曲线创新[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4]所有的物质都是由一个不可分的基本单元——原子组成的。
[5]谷歌公司的一个部门,位于美国旧金山。
[6]“无聊”公司:Boring(无聊)一词在英文中有“钻孔挖洞”的意思。——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