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知道”与“相信”的转化

2020年7月19日  来源:人人都该懂的哲学 作者:【英】彼得·卡夫 提供人:heidong86......

真信念如何成为知识?人们如何才能为知识做出有效的辩护?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随着追问越来越深入,问题却越来越多,无数的反例越来越让人质疑,知识是否有所谓的充分必要条件。也许这全都是无用的探索,比起继续寻找一劳永逸的方案,我们更应将目光投向情境,这似乎也印证了维特根斯坦对普遍性的不屑一顾。

对传统知识理论不满的哲学家通常都认为,“知道”和“相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两个不同的概念,始终都保持不同,那就比较容易理解。但有时,信念却能转变成知识,也就是说,“知道”与“相信”有时是相同的。借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一个在伊斯坦布尔的人今天还没有成为外公,但第二天,他远在伦敦的女儿生了个儿子,他就成了外公。他经历的这种变化被称为“剑桥变化”,即一种仅仅由外在原因而导致的变化。同样,“亨利知道苏希在沙滩上”和“亨利相信苏希在沙滩上,但苏希不在沙滩上”的差别仅仅在于,就前者而言,苏希确实在沙滩上;就后者而言,苏希不在沙滩上。知识和信念间的转化只取决于现实情况的不同。

信念在某种程度上要有说服力,辩护同样如此。进一步说,人们的信念是否牢固,是否能够声称自己获得了知识,辩护是否合理,都要取决于一定的语境,即其他可能性、紧急与否、相关信息,等等。在我们声称自己拥有知识的时候,这些因素都要列入考虑。我们或许有足够的理由声称自己拥有知识,可一旦面对质疑,我们的立场可能就会动摇。这些因素都和“声称自己拥有知识”有关,但我们需要记得这个或许有些争议的观点:我们是否具有知识,需要依赖一定的语境。

我们来看信息的获取,这是“某人声称自己拥有知识”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获取信息,而在这个语境中,我们已经考虑到了所有的可能性。通过咨询亨利,我们已经知道了苏希或其他女人是否在沙滩上;但是,苏希的孪生妹妹或长得像苏希的人是否在镇上的问题,我们压根没有碰到。此时,只要亨利能够区分苏希和其他人,那他就是个可靠的信息来源。他提供的信息对我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在本章开篇,我们关注的是知识的传统定义,即“知道什么”;后面,我们又说到了“是否知道”与“如何知道”的重要性。的确,“如何知道”需要具有可靠的理由。

如果不仅仅考虑个人是否有合理的理由为自己的信念辩护,如果要判断人们是否真的拥有知识,那么,环境的不断变化,如同思想实验中那样的变化,似乎就足以解释我们为何对“一个人是否拥有知识”的看法产生变化。诚然,我们对知识要有一个普遍的判断标准,或者说,知道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知识为真,但是,需要多强有力的支撑理由、何种类型的理由,都要由现实环境决定。

只要亨利能说出他相信的理由,只要他的理由足够可靠,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他。即便亨利有不确定的地方,但如果他对事实的了解程度已经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那我们或许就会说,他拥有一定的知识。我们可能会问他“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或者“你是如何知道的”,这两种问法实际上是指向了不同的辩护角度。“为什么”的问题,要求亨利给出他持有这个信念的理由和证据;而“如何知道”的问题,要求亨利说明他的信念在客观上就是真的。(17)当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一样的。

假设我们问:“今天早些时候谁去沙滩了?”亨利回答:“苏希。”我们暂时不知道亨利的答案是否可靠,他可能纯粹是瞎猜的,也可能是道听途说的。所以,我们继续问他是否知道那个人就是苏希。“没错,肯定是她。”他答道,而且回答得铿锵有力。

这样的回答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了,但我们或许想要得到更多信息。比如,我们其实是想要找凯蒂,所以问他:“你确定不是凯蒂?”亨利回答说:“绝对不是,我能分清凯蒂与苏希。”

他能够辨别苏希与他人的不同,这或许已经足够了;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更多信息,可能仍然会觉得不满意。比如,我们听说苏希的孪生妹妹来到了小镇上,那我们就想知道,亨利是否能够区分这两姐妹。我们把这种担心告诉亨利,他自信地说:“别担心,这只是一个谣言,苏希根本没有孪生妹妹。”此时,我们的疑问可能就会被打消,但也可能继续追问下去。当然,我们可以像怀疑论者一样,想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去为难亨利,看看这个信念的基石是否坚固,比如说,“如果你真的知道那是苏希,那你就一定能区分苏希和凯蒂,一定能区分苏希和她妹妹,一定能区分苏希和她完美的模仿者”,等等。

这些怀疑主义的话题,我们留到下面再讲。

在日常生活中,对“知识”的使用并没有太多严苛的要求,只要我们能辨别差异,有一定的洞察力,这就足够了。但是,什么时候足够,则要取决于特定的语境、具体需求,以及面对的特殊情况。而在哲学讨论中,日常生活的语境、需求和特殊情况都被忽视了,哲学家困扰于某个具体的概念,试图找寻到适用于一切概念的、确定无疑的普遍性,而这种普遍性之中,蕴藏着所有概念的源头与归宿。

我们或许要接受18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作家,也是半个哲学家的诺瓦利斯(Novalis)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

哲学是一种乡愁,是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想回家的冲动。

要点总结

1.拥有知识的充分必要条件:①p为真;②相信p;③有理由相信p。

2.知识的概念:知识是可以得到辩护的真信念。

3.对知识必要条件的挑战:

① 人们并非缺乏知识,只是在某个环境下无法表达自己已有的知识。

② 混淆了“某人拥有知识”和“某人宣称自己拥有知识”。

4.对知识充分条件的挑战:

① 即便辩护过程出现错误,仍然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 如果没有分辨相似事物的能力,只要相似事件未发生,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5.摩尔悖论:对同样一件事,他人谈论时并不荒谬,但做这件事的人自己谈论时就很荒谬。

知识论 / 知道 / 相信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