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为什么坏人总是比好人的心理强大难道坏人不会内疚吗

2020年7月26日  来源:第一心理 作者: 提供人:heidong86......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莫言在2012年的诺贝尔奖致词中,讲过一个故事:

他小时候家穷,穷得没饭吃,过中秋时家里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个人只分到一碗,正要吃,来了个要饭的老人……

莫言说,他当时端出半碗红薯干,给乞讨老人。不料想,老乞丐顿时发飙了,骂道: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为什么坏人总是比好人的心理强大?难道坏人不会内疚吗?

好端端在家吃顿饺子,就被骂“心是怎么长的”,莫言气得半死。可这老乞丐的话,却是义正辞严,掷地有声,但听起来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但老乞丐最终赢得了道义的胜利,吃掉了莫言家的半碗饺子。

真正的坏人,并不认为自己坏

我们总是以为干坏事的人会良心发现,总以为那些坏人会备受良心折磨,期望因为良心的存在让那些坏人、坏事幡然悔悟,悬崖勒马。

可惜很多情况下,这些都只能是我们的期望而已。心存善念的人,不会去做坏事;能够受到良心呼唤和良知谴责的人,骨子里其实还是好人

为什么坏人总是比好人的心理强大?难道坏人不会内疚吗?

辱骂莫言的乞丐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他觉得既然你吃的是饺子,那我得到的应该也是饺子。

他觉得自己的观念正确无比,而当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时候,他觉得犹太人的存在最终会导致整个人类的灭亡,为了所有人类能够存活,他必须这样做。

在希特勒眼中,屠杀犹太人是个正确的决定。

坏人和好人

现实中“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的事情并不少,如果抛开道德,我们是应该做坏人,还是应该做好人呢?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认为:你应该做好人。

他有一本很流行的书叫 Give and Take (中文版是《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把人分成了三种:给予者、获取者、互利者。

给予者爱帮助别人,获取者只顾自己,互利者强调公平交往。格兰特说,虽然很多给与者被人利用了混得很不好,但是如果你考察那些地位最高的人,其中也有大量的给予者 ——?给予者分布在社会的两端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斯坦福大学的杰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教授 —— 他写过一本书叫《权力》—— 答案可就不那么美好了。菲佛认为坏人更容易取得权力

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中讲过科普作家杰里·尤西姆的研究:

有人做实验,让受试者看一个演员在餐厅点餐的影片。影片中这个演员的表现如果彬彬有礼,别人对他印象就很一般。如果同样是这个演员,对服务员傲慢无礼,受试者就会认为他可能有更高的地位。

还有一个实验更有意思。两个人坐一起等研究者来跟他们讲个事情,其中有一个人是演员扮演的。

第一种情况,这个演员趁着研究者不注意,从研究者的桌子上偷了一杯咖啡过来自己喝。第二种情况是,这个演员从研究者的桌子上偷了两杯咖啡,一杯自己喝,另一杯给他同桌的那个人。那请问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对这个偷咖啡的演员的领导力,有什么评价呢?

为什么坏人总是比好人的心理强大?难道坏人不会内疚吗?

第一种情况,人们对他的评价显然不高,认为他的领导力算是一般吧。但是对第二种情况,受试者认为这样的人特别适合当领导,而且愿意被他领导

如果这个人不是偷咖啡、而是正大光明地找到咖啡壶,给队友和自己各倒了一杯咖啡,你猜,别人对他的领导力又是什么评价呢?

结果是他的领导力评分直线下降。可能人们认为他是更像是个倒咖啡的。

这样看来,成为坏人反而是个好的选择!

为什么坏人总是比好人的心理强大?难道坏人不会内疚吗?

坏人会赢得战役,却会输了战争

有人在爱马仕的专卖店里做了一个实验。有顾客来逛商店,拿起一瓶香水看,他就发现服务员看他的眼神好像有点鄙视!好像在说“别看了,你根本买不起”。实验结果是鄙视的眼神居然促进了奢侈品的销量,顾客一怒之下会买给你看。

而如果专卖店以这种手段来增加销量,时间久了就会发生问题。研究者事后访问当时花了高价的消费者,他们表示刚离开商店就后悔了,说以后再也不会踏入爱马仕专卖店一步!

万维钢老师对此有一句经典的金句:做坏人可能让你赢得很多次战役,但是最终你会输掉整个战争。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Give and Take 》、《权力》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坏人 / 内疚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