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诗文革新运动

2020年6月16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诗文革新运动。

沧浪亭是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处,起初为吴越国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后来成为苏舜钦的私家花园。苏舜钦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热忱拥护者,因所谓“进奏院事件”遭御史台弹劾,被削籍为民,后离开开封,隐居于苏州。他买下孙氏废园,傍水造亭,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典故,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以后,“沧浪亭”名声大振。

沧浪亭

苏舜钦,字子美,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成员,年轻时就以文章知名。他反对当时的浮艳文风,与穆修等人致力于古文和诗歌的写作,对同时期的许多作家有过积极影响。欧阳修说“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高度推崇苏舜钦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地位。苏舜钦主张写诗作文必须以道义为旨归,不能“雕琢以害正”,强调继承儒家文艺思想中“原于古,致于用”的现实精神。他性格豪迈,诗风也豪放雄肆,笔力豪隽,有别于梅尧臣的含蓄深远。尤其是他的作品极具政论性和战斗性,抨击时弊直截痛快,不遗余力。他在《吾闻》一诗中抒发了自己渴望保卫边疆的壮志:“予生虽儒家,气欲吞逆羯。斯时不见用,感叹肠胃热。昼卧书册中,梦过玉关阙。”虽然缺乏诗歌应有的含蕴和韵味,却是宋诗中最早抒写英雄抱负的作品。

醉翁亭、沧浪亭虽遥距数百里,却联系着欧阳修、苏舜钦两位文坛巨擘的不朽友谊,成为后人景仰和神往的胜迹。如果说苏舜钦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急先锋和中坚,欧阳修则是这场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江西吉安人,是宋代文学史上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初为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得到顶头上司、河南府通判钱惟演的支持和提携,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切磋诗文,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在洛阳的日子,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也成为他生命中的美好记忆。后来他被贬官时,还深情地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钱惟演奖掖后进的美德也被欧阳修发扬光大,《宋史?欧阳修传》说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王安石、苏氏父子都得到过他的提携。这些人继欧阳修之后,都成为宋代文坛引领风骚的杰出人物。仅此一条,就足以让欧阳修名垂青史。

安徽滁州西南琅琊山麓的醉翁亭,因欧阳修在这里写下传诵千古的《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醉翁亭西侧有宝宋斋,是明人为保护苏轼手书《醉翁亭记》而建。斋内有苏轼元祐六年(1091年)大字楷书《醉翁亭记》全文,结法遒美,气韵生动,欧文苏字,珠联璧合。

在欧阳修主持文坛以前,以西崑体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诗风和文风已经受到严厉的批评。但批评者往往破有余而立不足,在创作实践方面乏善可陈。欧阳修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主张文道并重,认为文章具有独立的性质,把文学的艺术形式和水平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也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为宋代文学的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欧阳修在韩愈的雄肆、柳宗元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简洁流畅的新文风。《醉翁亭记》的语言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道来,纡徐有致。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显然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他在诗文创作上的高度成就与他正确的文学理论相辅相成,为曾巩、王安石、苏轼等人提供了榜样。

除了文学,欧阳修在经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王安石在《祭欧阳文忠公文》中评价说:“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苏轼则说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这些评论都是很有见地的。

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把古代文学特别是散文以及文论的发展推进了一步,对后世影响巨大。此后,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一直被奉为正宗。

李清照 / 宋词 / 陆游 / 苏轼 / 黄庭坚 / 米芾 / 宋徽宗 / 苏汉臣 / 沈括 / 苏颂 / 毕昇 / 活字印刷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