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2020年6月16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认为是继孔、孟之后,儒家学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理学发展到朱熹那里,最终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思想体系。

朱熹像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福建建阳。他一生著述繁富,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他还对北宋以来理学家的著述做了许多注解和编纂工作,如《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近思录》等。朱熹的讲学地在建阳考亭,故其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学派”。

朱熹作《伊洛渊源录》,以二程为中心,把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及其弟子的行状、墓志、遗事等资料排成理学谱系,说明理学的渊源和传承。他宣扬二程接孟子之传,又把周敦颐尊为二程的老师,从而确立了理学的道统。从此书开始,“北宋五子”成了宋代新儒学的正统,程朱理学也发展成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在哲学思想上,朱熹发展了二程、张载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他所建立的理学体系,以“理在先,气在后”为前提,即以客观精神本体(理)为第一性,以物质世界(气)为第二性。他在“人性本明”的基础上提出“人只有天理、人欲两途”,“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所谓“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用天理战胜人欲。朱熹还用“理在气先”来论证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和自然界的四季一样,是“天理使之如此”。天理“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千万年磨灭不得”。经过朱熹的发挥,“三纲五常”成为后世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支柱。

朱熹曾作《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主旨在于说明为学的目的,在于以圣人为己任。人要达到至善之境,必须格物穷理,探索新知,与《大学》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异曲而同工。此诗空灵蕴藉,雅俗共赏,一经问世,众口传诵,成为人们努力学习、探索真理的动力。

《宋史?道学传》说朱熹治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强调格物致知、躬行实践与居敬证心、涵泳体悟内外并举。正是在这种治学方法下,朱熹才能博采众长,把握潮流,取得超越性的成就。如清代学者全祖望所说,朱子之学“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然善读朱子之书者,正当遍求诸家,以收去短集长之益。若墨守而屏弃一切焉,则非朱子之学也”。

从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开始,周敦颐、二程、张载及朱熹得以配享孔子庙庭。到了元代,科举考试明文规定使用朱熹的注释。考试内容基本是从《四书》中设问,标准答案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如加试《诗经》,也用朱熹的注释本;加试《周易》,则兼用程颐和朱熹的注本。这样,程朱理学便上升到了官方学术的地位,理学的独尊地位开始确立。后来的康熙皇帝甚至把朱熹推崇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的圣贤(对联在尤溪县南溪书院、武夷山朱熹纪念馆)。从14世纪开始,理学又跨越国界,对东亚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朱熹不仅是思想家、学问家,也是大教育家。他毕生重视教育,走到哪里就将书院开办到哪里。他不但动员官府恢复或修建学校,自己所到之处也竭尽全力整修学堂,募集图书,遍访名师,自己也亲任教职,动员百姓子弟入书院读书,把书院当作传道授业、弘扬理学的最佳平台。

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访问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栻。二人在岳麓书院开创会讲的先河,辨析“太极”与“中和”之理,各地赶来听讲者达数千人。在岳麓书院讲堂,朱熹还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被书院奉为校训。后来朱熹知潭州时,又改建、扩建了岳麓书院,使之成为名闻天下的学府之一。

乾道六年(1170年),朱熹在母亲的墓旁修“寒泉精舍”,从此开始了近十年的隐居守孝、著述授徒生涯。这是他亲手创建的第一所书院。淳熙二年(1175年)正月,浙东学派的领袖吕祖谦从浙江东阳来访朱熹,二人在寒泉精舍讲学之余,相互切磋学问,编成了《近思录》,史称“寒泉之会”。

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朱熹在知南康军任上修复白鹿洞书院。他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藏书,请皇帝敕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即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内容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这个《学规》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的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不仅成为后世天下书院的楷模,也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

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隐屏峰脚下创建武夷精舍,潜心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聚众讲学。一些著名学者如蔡元定、刘爚、黄榦、真德秀等,都曾就学于武夷精舍,朱熹的学说由此广为传播,武夷山也获得了“道南理窟”的美誉。

绍熙三年(1192年),朱熹又在考亭建屋,初名竹林精舍。绍熙五年(1194年),因来学者益众,他便加以扩建,更名为沧洲精舍(后由宋理宗赐书“考亭书院”)。这一时期是朱熹思想最成熟、阅历最丰富、学识最高端的时期,因此书院名声远播,四方学者趋之若鹜。据考证,朱熹创建沧洲精舍前后门生多达两百余人。晚年朱熹遭遇党禁之祸,备受迫害,但仍以顽强的毅力从事著述,每日为学生授课,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朱熹死后,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参加会葬者有千人之多。著名词人辛弃疾哭祭挚友:“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中国 / 包拯 / 欧阳修 / 王安石 / 周敦颐 / 程颢 / 程颐 / 理学 / 朱熹 / 陆九渊 / 吕祖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