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熹平石经

2020年6月12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熹平石经。

迄今有文字可考的镌刻儒家经籍的石经有七种,汉代的“熹平石经”、曹魏的“正始石经”、唐朝的“开成石经”、后蜀的“广政石经”、北宋的“嘉祐石经”、南宋的“御书石经”、清朝的“乾隆石经”。

为保存儒家经典,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朝廷下令,把经过官方审定的经书,用隶体朱书刊刻在四十八块石碑上,作为读书人的标准教材。这就是东汉著名经学家蔡邕书写的“熹平石经”。每块石碑高一丈、宽四尺,矗立在京师洛阳太学讲堂的东侧。碑成之日,盛况空前,前往观看及摹写者填塞街陌,每日车乘达千余之多。然而,经过岁月的沧桑,今天看到的“熹平石经”已经是一块块残缺不全的碑石,一部分存放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另一部分则收藏在上海博物馆。图为石碑所刻《周易》文字。


在山东曲阜文物局档案馆,珍藏着明朝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彩绘绢本《孔子圣迹图》三十六幅,这些彩绘绢本展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其中一幅《汉高祀鲁》描绘刘邦祭孔场面的彩绘,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图景。从图中可以看出,汉高祖刘邦到达孔墓时,以最隆重的方式祭奠孔子,献上“太牢”的厚礼。这是史料记载中最高统治者第一次公开祭拜孔子。

“熹平石经”镌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年),历时九年才完成。内容为《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是中国历史上刊刻最早的一部石经,也称作“汉石经”。又因其经文全部是用隶书一种书体刻成,故又称作“一体石经”。“熹平石经”刻成后,立于京都洛阳的太学之中。它集汉代隶书之大成,被奉为书法的典范。令人遗憾的是,从三国时起,“熹平石经”在历经了无数次的浩劫之后,几乎毁失殆尽。

经学 / 郑玄 / 董仲舒 / 周易 /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