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五帝传说

2020年6月10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五帝传说。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按照司马迁的叙述,黄帝为五帝之首,其余四帝都是黄帝的后裔。其实,这五帝先后称雄,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但并非有血缘关系,而是分属于不同的族团。

汉画像砖中的黄帝形象

炎帝像

考古学也表明,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新石器文化星罗棋布,创造这些新石器文化的氏族部落林立,这些部落后来组合成几个大的部族集团。司马迁是受了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将原本属于不同系统的部族领袖人物或部族集团,安排构筑在一个朝廷里,或者描写成具有血亲关系,这种千古一系的家谱式的做法,脱离了历史的实际。

今天我们面对《五帝本纪》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一谱系时,不必拘泥于这些传说人物是否具有血缘上的祖孙关系,不妨把他们看成是不同的部族族团称霸一方的先后早晚关系。

中国古史传说的人物当中,最著名的首推黄帝和炎帝。在先秦古籍中,炎黄每每并称。《礼记》《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所载的五帝,也是把炎帝包括在内的。所以,黄帝时代也被称为炎黄时代。《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

明绘本《黄帝神像》

中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黄帝号称轩辕氏,又号称有熊氏。轩辕氏即天鼋氏,以大鳖为图腾。有熊氏以熊、虎等猛兽为图腾。《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之野作战时,曾用以兽为名的六支不同图腾的军队:熊、罴、貔、貅、貙、虎,这也说明所谓有熊氏乃图腾之名称。此外,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宗,有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十二姓。二十五宗即二十五个氏族,十二姓即十二个胞族,所以黄帝族实为一个庞大的部族集团。轩辕氏与有熊氏以及二十五宗与十二姓,都统一在黄帝的名下,可见在“黄帝”这一名号中,实际上存在着部族融合的情形。炎帝族的情况也是这样。炎帝为姜姓,而相传炎帝又号称连山氏、烈山氏等,炎帝一名也是部族融合的产物。这种部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后来就成为以黄帝族和炎帝族为主体,融合其他诸多部族而形成的华夏民族。

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出一座用蚌壳堆塑出的龙虎图案的墓葬,有人认为其墓主人有可能是传说中的颛顼帝。

黄帝的事迹甚多,他首先是一位取得了赫赫战功的军事领袖,先后打败炎帝和蚩尤,于是诸侯都尊他为天子。战争的胜利使他成为无可争辩的领袖,黄帝第一个建立了政权,官名皆以云命,“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这与那种基于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氏族、部落乃至部落联盟大不相同。过去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大抵就是从黄帝算起的。

颛顼是继炎黄之后的五帝之一。相传颛顼的居住地在“帝丘”,即今河南濮阳。传说共工与颛顼为邻,争为帝,后来颛顼击败共工,才登上帝位。

颛顼时,发生了著名的重和黎“绝地天通”的原始宗教变革。《国语·楚语》记载,颛顼让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又让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以达到“绝地天通”。这是说,南正重和火正黎作为颛顼时设立的祭司兼管理人员,只有通过他们才能沟通神与民、天与地,从而把原始宗教祭祀变成了只限于少数神职人员的事情,改变了以前家家有巫、人人都能与神灵交往的局面。这种神职人员的出现,意味着一个祭司兼管理阶层的形成,是文明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

颛顼与帝喾

颛顼与帝喾之后是尧舜禹时期。大约距今四千年前,黄河流域进入了尧舜禹时代。《尚书·尧典》和《史记·五帝本纪》等记载,尧舜禹时的王位更替,实行一种“禅让”制度。尧年老的时候,让邦国联盟内的“四岳”推举继承人,大家一致推举舜。舜正式继位前,曾把权力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避居于南河之南。然而天下诸邦和民众却不信任丹朱,而拥戴舜,这样,舜才正式继位。

舜执掌了邦国联盟后,命禹为“司空”,主持治理洪水、平定水土;命弃为“后稷”,主持谷物播种和生产;命契为“司徒”,主持教化;命皋陶为“士”,主持刑罚。禹是夏族始祖,弃是周族始祖,契是商族始祖,皋陶是东夷人。当时的邦国联盟还没有发展成王朝,禹、弃、契、皋陶等人并不属于“同朝为官”。因此,这些官职的任命未必实有其事,但却反映了舜与诸邦的广泛联系,也反映了当时邦国联盟的构成情形。舜年老的时候,决定将权位让给禹,禹正式即位前,也是谦让,提出把权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避居于阳城,但是诸邦依然拥戴禹,禹这才正式继位。

这实际上是这一时期特有的一种历史现象。在尧舜时期,各地已产生邦国,并出现邦国联盟。尧、舜、禹最初都是各自邦国之君,也先后担任过中原地区邦国联盟的盟主。尧舜禹禅让传说,描述了盟主职位在邦国联盟内转移和交接的情形。

关于尧舜禹之间权位的转移,还有另外一种“篡夺”的传说。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韩非子·说疑》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孟子·万章上》也说:“(舜)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尧舜禹相互争斗的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地区各个邦国之间势力消长的关系。这种情形与史书用“万邦”“万国”来称呼尧舜禹时期的政治实体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看到,尧舜禹是双重身份,他们首先是本邦本国的邦君,又都曾担任过邦国联盟的“盟主”,亦即“霸主”。夏商周三代之君“天下共主”的地位,就是由尧舜禹时期邦国“盟主”或“霸主”转化而来的。

帝尧像

帝舜像

关于尧舜禹的继承是禅让还是篡夺,周代末年同时流传着这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同时并存的事实,正是部落酋长由“传贤”制向“传子”制过渡的真实反映。尧舜禹至少在形式上还是执行着民主制度,而夏禹则经过了一番曲折斗争的过程,最后实行传子制,从此,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取代了具有民主色彩的禅让制,开创了中国世袭王朝统治的源头。

三皇五帝 / 开天辟地 / 盘古 / 女娲 / 三皇 / 五帝 /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帝尧 / 帝舜 / 神农氏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