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群体智慧和群体性愚昧的区别

2020年6月16日  来源:群体性愚昧:为什么精英在一起也会干蠢事 作者:【德】冈特.迪克 提供人:shiya45......

群体智慧和群体性愚昧的区别

前面我已经用到了“群体性愚昧”这个词,而“群体智慧”这个概念显然大家早已熟悉了。那么一个团队会不会比单个人更加聪明呢?

群体智慧如今被热捧,围绕这个概念出现了某些赞誉,它被誉为网络社区的最高效率标志、团队设计思维的沃土,许多人梦想着获得开放式的创新,等等。

对群体智慧的赞歌可以听到这些:“个人做不了的事情,有了团队就能实现!一个团队的成员有个人无法比拟的各种才能。团队可以超越本身,超越每个成员之和。一个团队可以形成群体智慧!”

群体智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网络,一个由各种完全互不相识的人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网络可以解决惊人的难题。一方面,人们相聚在网络上从事发明工作,一起创造开源软件或者推翻独裁。谁遇到了难题,网络上肯定有人能提供办法。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参与进来,一起做贡献,尽管谁也不知道对方在哪里。

许多开拓者热衷于“集体智慧”,这是有人对“群体智慧”的又一种称呼,通过网络媒体当然很容易激发这种智慧。维基百科里有这样的话:“互联网以空前的便捷方式协调人们分散的知识,并让集体的智慧得到利用。”本是源于个人的智慧,现在却变成了让人期待的“群体智慧”。

不过这些概念里却隐含着一个大问题!你看了我下面的例子和说明就马上清楚了。假如我有一个难题,想要通过群体智慧来解决,我在网络论坛里、在我的谷歌等圈子里,或者在推特、脸书的用户里寻找那些热情愿意帮我解决难题的人,我们构成一个团队,成员全都是真有兴趣参与合作的人,谁若是不愿意了,他就走人;谁想要加进来,他就添加进来,网络的规则就是如此。一个变化着成员的群体开始合作了。这里绝不会产生一个大群体的智慧,而是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聚集到一起的这个特殊群体的智慧。没有人有其他兴趣,没有人想要出名,仅仅是很开心地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附带的收获是,找到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专家和朋友,学到了许多新东西,喜悦地感受到自己所发挥的作用。团队里的每个人确实得到了同样的感受,否则他也早就不露面了——网络规则就是如此。当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是重点),大家又各自消失了。有了新的问题,出现了新的群体。有了这样的合作,那么这个群体,或者说这个特殊群体体现了群体智慧。这样一个“专案小组”可以共同设计或创造一些巧妙的或是精美简约的东西。可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群体里,所有成员都清楚地了解整体目标,并致力于带来完美的结果,因为人人都有相同的梦想。他们已经是通常意义上的专家了,愿意提供智慧,最好马上引起全世界的钦佩。所以在网络上、在硅谷出现了伟大的引导未来的新思想,并改变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果每个人都能“看清楚大象”,那么群体智慧的魅力将是无限的。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却做不到,因为在企业的实际情况里遇到的每一个特殊问题不会都有相应的最好专家聚集成一个新的群体,我们开着许多部门代表的各种会议,却总是把同一批人员召集到一起,他们不是世界级的专家,而是圈子内的专家。在网络上聚集着有智慧的世界级高手,可是在面对面地与别人交流中,我们又只能搜罗到某个普普通通的、并非真正成熟的答案。我们循规蹈矩地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我们相互争来吵去,甚至与处在三楼的另一个部门的同事见面都不打招呼。

我要说的是: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解决各种问题时,始终局限于同一个环境里,也就是在企业里、家庭里、在派别里,在自己的老客户群里,或者在本部门的会议里。有了新问题,也还是在老部门内部解决。这样我们就接触不到什么大众的智慧。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团队看上去毫无活力,大家不情愿去改变什么。商谈或争论总是离不开相同的矛盾点,这让我们感到无奈,毫无群体智慧可言,这里看到的只是群体性愚昧!

在一些会议上,有时候我极度失望,进而联想到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禁闭》这部戏里的一句经典台词:“他人即地狱。”这部戏说的三个人在他们死后来到地狱,马上发现自己被(作为严厉惩罚)永远囚禁在一间密室里开会,他们互相攻击,经历许多次的绝望爆发。认识到真正的现实后,男主角无可奈何地说出了:“好吧,让我们继续吧。”我们的生活现实经常也这么糟糕:又是老问题,还是原部门。

让我想到的是,一个群体经常遇到难以做出决定或苦于做出决定的情况,在许多方面都体现“群体性愚昧”现象,争论是家常便饭。有的群体和团队由于许多不同的利益诉求而看上去死气沉沉,大家都不愿意做出改变。会议或家庭纠纷中,我们总是在相同问题上摆脱不开,让我们无可奈何,至少我本人就这么认为。多数会议上让我感受到是在浪费生命,因为参加会议的不是那些充满喜悦想要来解决难题而专门来此相聚的人。来此相聚的几乎从来不是“七武士”[1]。来开会的往往都是同一批“好斗的公鸡”,他们(通常是由于自身的过失)不得不来解决一个发生的问题,这方面他们并非是专家,否则恐怕问题就根本不会发生了。

我们单独时很聪明,可聚到一起却笨了

如今,每个人都认为创新对于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对啊,每个人都应当立即继续学习,为迎接未来而做好准备。但是在一个团队、小组或一个社会中,我们能用自己的知识做点什么呢?假如我要问:“我们在社会里能做些什么改善呢?”这时候几乎所有企业和组织都基本肯定将做出以下的回答。

·我们将更加积极地投入,不仅仅只关注缺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

·聪明工作,而非埋头苦干。

·我们的工作必须有远见,不能被季度利润目标所驱动。

·我们的团队必须成为真正人性化的团队,必须突破纯粹的任务分工。

·我们不能仅仅死守在自己部门里,每个人也必须为全局做贡献。

·我们应当避免有损健康的太大压力,否则将出现太多错误,也危及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必须在创新和发明上投入更多时间,创造力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应当在再教育方面多花时间,同时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国外。

·我们应简化公司内的流程。

·我们应当有个明确的共同目标,一个描述具体的愿景,而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比市场发展更快”的口号。

你能赞同吗?从这些来自所有机构组织发出来的共同呻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的情况让人感到极为复杂和无奈。缺少的是积极性、可持续性、快乐的合作、继续教育、革新和创新!说到底还是缺少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智慧,盼望简单、单位里的和谐、一切力量的平衡和对未来的信心。可是内斗、精神压力和机构的复杂性却白白地地消耗着我们的精力。

有人要问:什么才是“美好的东西”?你会说:愿景,使命,友好的企业氛围,管理文化,道德准则,信任,开放性,团队合作精神,同事间的情谊,良好的沟通,热情,情感上的相通,安全,岗位的稳定,工作中的自我效能感,合作,发展的机会,得到指导,受教诲,升迁的机会,可持续性,多样性,公平的薪酬与劳动时间,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情趣,创新,对工作成果的自豪感和喜悦,对促进工作成果的有效结构和过程。

有人要问:“什么是愚蠢而简单,直至混乱而复杂?”得到的回答是:工作压力大,仓促,忙乱,短期行为,激进主义,无偿加班,相互竞争,小圈子思维,部门争斗,缺少学习时间,没有用于战略思考、革新、与客户交流和创新的时间,担心失业,对未来的不确定,劳动报酬上的吝啬,迟迟得不到升迁,始终被不耐烦地催促,一切都要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勉强通过,还有不断的检查、会议、审核、情况汇报会、绩效评估,让人沮丧并带来更加负面压力的与他人间的比较。

作为个人,我们完全知道应当怎么做,但我们是在集体(团队、部门、机构、组织、企业、党派)的人群里工作,所以常常感到无奈。我们自己作为个体认为工作优秀:“公司里干得最好的是我。”可是在集体里的合作则不成功;“最可怕的就是规定的流程和没完没了又毫无成效的会议。”我们叹息:“如果我们把劲往一个方向使,能朝着共同的目标愉快地努力,能把力量拧成一股绳,是一个整体、一个团结的整体,那该多好啊。”

群体性 / 愚昧 / 群体智慧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