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刻意练习:训练模式、勤奋工作和反馈信息

2020年9月10日  来源:实力、运气与成功 作者:(美)莫布森 提供人:jiaoqiao57......

刻意练习:训练模式、勤奋工作和反馈信息

卡尼曼指出,考虑两种决策系统十分有用。第一个是经验系统,第二个是分析系统。经验系统“可以自主快速地运行,几乎不用你去动脑筋,你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刻意控制某个局面”。而分析系统则“需要你把注意力投入到那些费神的心理活动中去,比如进行复杂的运算”。人们很难改变或控制第一个系统,但可以有意识地去改变第二个系统。了解两种思维系统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刻意练习是怎样决定我们的行为表现的。

卡尼曼详细解释了两种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

经验系统和分析系统在我们清醒的时候都处于活跃状态。经验系统自主运作,而分析系统则一般处于轻松舒适的模式,只占用人们少许精力。经验系统不断地为分析系统提供建议:印象、直觉、意愿及态度。如果这些建议被分析系统所采纳,那么印象和直觉就会转化为信仰,灵感也会相应地转变为自主行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大多数情况下会很顺利),分析系统在采纳了经验系统的建议后,会全盘接受这些建议或者稍作变动。我们一般都相信自己的印象,按自己的好恶行事,这通常没什么不好。[7]

下面我要讲一讲刻意练习。如果你用刻意练习来训练自己的经验系统,你就有机会成为一名专家。当你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行动,并且不用集中精神来进行更高水平的思考时,你就会成为一名专家。这也就是为什么国际象棋大师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推测出棋盘上各个位置的相对价值,这也是网球冠军不用想就知道该把打过来的球击到哪里最为合适的原因。在长期高强度的训练和别人的细心指导下,他们这些专家能手完全可以轻松地感知自己所面临的形势,快速地找到解决办法,然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相反,新手却必须通过自己的分析系统来努力分析自己所面临的状况。[8]

刻意练习和专长这个概念只适用于运气—实力连续体中偏向实力那一端的活动。你可以训练自己的经验系统来服务于那些具有稳定性、线性特征的活动。在第四章中,我们提到,稳定性指的是比赛的规则不会改变;线性特征指的是因果关系一目了然、始终如一。就拿棋盘来说,一个棋盘是由64个黑白相间的方格组成,横竖共八行。棋子总是以相同的方式移动。走错一步棋,你就会损失一枚棋子。

在线性系统中,同一个原因总会带来同样的结果。台球桌上的各个台球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你知道造成台球比赛胜负原因的基本要素,包括某个球A的移动速度,被A撞到的台球B的质量以及A、B两个球相撞时的角度,那么你就可以准确地预测出两球碰撞后的效果。接下来,让我们把这一情况和股市的情况来做个对比。有时候,一些重大事件会引起股市的动荡。比如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标准普尔500指数在接下来的交易日就下滑了4.9%。然而,股市的变动也不一定与最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必然联系。然而,大众媒体却总是喜欢为股市在某天大幅上涨或下跌的情况找到一个所谓的根本原因。经济学家们在对股市情况的研究中发现,媒体提出的所谓根本原因事实上与股市的涨跌趋势没有任何关系。[9]这些对股市行情的分析充其量是不错的新闻报道素材罢了。由于股市的因果关系不是线性的,因此我们找不到可靠的途径来训练自己的经验系统,从而达到预测股市走势的目的。刻意练习只适用于某些领域,比如国际象棋、音乐及体育比赛,但是了解刻意练习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十分关键。许多通俗书籍大赞刻意练习的好处,却没有明确指出刻意练习在哪些领域会发挥作用,在哪些领域不会产生任何积极效果。[10]

在开始刻意练习前,我们需要找一个教练或老师来给我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他可以为我们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课程方案,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实力。[11]因为老师知道哪些实力对实现某个特定目标至关重要,因而会让学生集中精力来提高自己的实力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成绩。问题是,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按照精心设计的课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你去看一场青少年运动队的练习赛,你就会发现,孩子们的练习缺乏针对性。在那里,你会发现,这些孩子练习的项目同在比赛中胜出所需要的实力没多大关系。他们漫无目的地训练着,很少去总结自己在哪些实力上难以突破,在哪些实力上还有提升的可能性。正确的刻意练习模式应该是这样的:你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然后去做一些虽然带有挑战性却不会让你觉得不堪重负的事情。

当你有了一个量身打造的练习课程,接下来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刻意练习了。现在我先给大家讲一讲阿波罗·罗宾斯的故事吧,他算得上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扒手”了。在他的表演秀中,罗宾斯会邀请一名观众上台,告诉他自己将从他身上拿走一些物件,接着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偷走”了这名观众身上的一些物品(随后他悉数奉还,这也是他被称为“绅士猎人”的原因)。他是操控人们注意力的大师,这对于他可以轻轻松松地施展自己的扒窃技巧、花招非常重要。罗宾斯在拉斯维加斯的凯撒魔幻帝国进行“扒窃”表演。在那里,他给排着队等着看主场秀的人们表演节目。据他自己估计,在连续五年的时间里,他平均每小时会对25个顾客实施“扒窃”,一周有五个晚上都在进行这种“扒窃”表演。这样算下来,五年里,他工作了6000多个小时。而在工作的过程中,他的实力也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如果你见到他,他会告诉你,现在自己基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从别人身上取走东西。他高超的技巧体现在这一点上:他想也不用想就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在多年的表演过程中,他的经验系统得到了训练。他也会告诉你,自己最拿手的技巧很难学,自己是花了很多时间,经过反复练习才学会的。

刻意练习一点儿也不好玩。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算得上是研究刻意练习理论中的佼佼者。他写道:“刻意练习一点儿趣味也没有。”人们之所以会选择刻意练习这种模式,完全是因为受“自我突破这一工具价值的影响”。[12]要想出类拔萃,你就必须学会专注和投入。而专注和投入很难做到,也很难坚持。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在一年里坚持刻意练习的时间超过1000个小时,就会面临精疲力竭的风险。刻意练习折磨人的一个原因是它迫使你一直处于认知阶段——在这一阶段,你不得不总是关注并努力提高练习效果——而无法进入无意识阶段。相对于认知阶段,一旦你进入无意识阶段,你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不需要费神思索就能顺利完成的习惯性动作。进行艰苦而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实现实力提升、自我突破的不二法宝。正如卡尼曼所说的,我们都习惯于依赖让我们觉得舒适放松的经验系统,避开需要费神费脑的分析系统。我们的大脑都有惰性。

反馈信息是能把刻意练习的各个因素结合起来的有效方法。只有获得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你才能提高自己的练习效果。出色的执行者都会向自己的教练求教,让他们来给自己提供必要的指导。找出与提高成绩有密切关系的反馈信息非常重要。如果你很难获得有含金量的反馈信息,那么你的刻意练习效果就没那么好。

阿图·葛文德身兼数职。他不仅是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里的一名外科医生,还是《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哈佛医学院的副教授。葛文德在经过艰苦的训练后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然而,大学毕业后,他和其他医生一样,也需要依靠自己不断摸索来提高自己的医术。在刚开始行医的那几年,他的医术稳步提高,但是随后便出现了瓶颈期。他虽然医术高明,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雇用一个教练是否可以帮助自己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术?

他最后雇用了资深的退休外科医生罗伯特·欧斯汀来担任自己的教练。葛文德让他在旁边观察自己动手术,并给予自己必要的反馈信息。在葛文德看来,欧斯汀旁观自己动的第一场手术进展顺利,毫无破绽。然而,后来在休息室里,欧斯汀却告诉葛文德——他原本可以把病人安置在手术台上更合适的位置上,病人身上所盖的手术盖布没有盖好,他的手肘在手术中抬得过高,手术灯有些偏离病人伤口的位置。虽然葛文德的医术出类拔萃,他还是请来了一名教练来给自己提供必要的指导。他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也让他有机会听到来自资深人士的反馈信息,而这无疑也有利于提高他的医术。葛文德这一人生经历促使他写了一篇文章。在文中,他表达了自己对教学等其他领域里的人们没有广泛使用教练这一情况的不解。[13]

毫无疑问,刻意练习对我们掌握从事运气—实力连续体中偏向实力一端的活动所需要的实力至关重要。但是一些通俗读物在提到刻意练习时,有误导读者的嫌疑。这些书倡导的一个理念是要想成为任何一行的专家能手,都需要花费1万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刻意练习。如果你说成为专家平均需要1万个小时的刻意练习时间,那还有点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成为专家所需要的刻意练习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一项研究发现,要想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的水平,刻意练习的总时间从3000小时到2.5万小时不等。这样算下来,成为象棋大师所需要的平均刻意练习时间为6700小时。想成为一个行业的佼佼者,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刻意练习。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个想成为大师的人,必须保证自己刻意练习的时间不多不少正好是1万个小时。[14]

通俗读物中的另一个错误观点是天赋与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没有一丁点儿的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出色的个人表现完全是长期大量的刻意练习的结果。最近的研究发现无法支持这一观点。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扎克·汉布里克和贝琪·美因茨两人一起研究了不包括刻意练习在内的其他因素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绩的。他们写道:“我们获取的证据不支持个人的天资对他是否能够有高水平的表现来说无关紧要这个观点,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个人的天资可以预测包括国际象棋和音乐等很多领域在内的复杂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它甚至可以预测在高水平的执行者中间谁最有可能胜出。”勤奋工作是做成很多事情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15]

一个相关的观点是在认知领域,个人的智力水平必须达到特定的临界值(智商必须达到120,大概占到总人口的10%),才会有高水准的表现,并且如果一个人的智商超过了这个临界值,也不会为他在该领域的表现带来优势。[16]然而研究者们却发现,青少年群体中最优秀的那1%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引起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在学校里的学业成绩及多年后在工作岗位上的业绩。比如,那些在SAT考试的数学题部分的正确率达到99.9%的13岁学生未来获得数学或科学博士学位的可能性,比那些正确率只达到99.1%的学生要高18倍。[17]在那些需要实力的活动上,个人的天资也很关键。

如果你想做一些需要一定的实力才能干好的工作,你就必须不断地磨砺自己的实力。年轻人想突破自我,关键是要先确立一个明确的方向,然后努力做好。为了提升自己的实力,除了刻苦努力、坚持不懈,你别无选择。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老师、家长和教练才鼓励孩子们要勤奋学习,而不是夸赞天赋有多么重要。[18]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清楚,天赋与个人的表现是好是坏毫不相关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可以说,要想有高水平的表现,你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更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所有努力付出的结果是你将会拥有一个训练有素的经验系统,以及某个领域的所需的专门知识及实力。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