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5章 人际关系

2020年6月1日  来源:社会心理学 作者:戴维·迈尔斯 提供人:xiezi96......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众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克服生活中的寂寞,而且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更是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之上,这种对关系的强调有它好的一面,比如由于强调与他人的联系,使得中国人比较强调内团体的利益与和谐;另一方面,这种对人际关系的强调又使得人们在任何事情上都依赖关系,从而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论证分析人际关系的问题,主要讨论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以及爱情等问题。 

第一节人际吸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前提。心理学家鲍麦斯特(Baumeister 1995)等人就指出:归属的需要(Need for belong)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动机。拉尔森(Larson 1981)在研究了人们的时间利用时也发现人们大部分是时间与他人在一起(青少年74%,成人71%),并且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体表现得更快乐、警觉和兴奋。Waal(1989)对大猩猩和猴子的比较研究暗示这种亲和需求存在着生物基础,也就是说,人们寻求与他人交往、交朋友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亲密关系的倾向源于自身生存的遗传特质,为了生存,人们需要和他人交往。 

1、人们为什么互相吸引? 

(1)人类的亲和的动机 

心理学家阿特金森(1954)、McAdams(1980)等人认为,有两种动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一是亲和需求(The need for affiliation),它是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二是亲密需求(The need for intimacy),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人类的亲和需求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与社会比较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比如沙赫特(Schachter1959)就发现,和他人在一起可以减少个体的恐惧和焦虑。在一项研究中,沙赫特告诉女性被试她们要参加一项电击如何影响生理反应的实验。在“高焦虑”组里,被试被告知电击很痛但不会对她们造成伤害;“低焦虑”组的被试则被告知电击就象打针一样只有一点痛。实际上她们不会受到电击,实验者只是想让被试相信自己不久将会受到这样的电击。之后,沙赫特告诉被试由于实验用的仪器还没有装配好,请她们等10分钟。并且告诉被试她们可以自己单独等,也可以与其他被试一起等。结果如图5-1所示: 

图5-1:不同焦虑情况下人们的选择 

在高度焦虑时,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在低度焦虑情况下却更愿意独自等待。沙赫特 

用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来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与他人亲近,是为了拿自己的感觉与其他在同样情境下的人比较。米勒(Miller 1984)进一步认为,人们不仅通过社会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自我概念,而且通过它获取有关自己情绪甚至朋友选择方面的信息。 

第二个因素与社会交换有关,它强调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与物质酬赏。按照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的观点,人们会尽量寻求并维持酬赏大于付出的人际关系。对于亲和需求的作用,魏斯(Robert Weiss 1974)指出它可以提供六种重要的酬赏: 

依附(Attachment):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这种依附小时候指向父母,成人后则针对配偶或亲密朋友。 

社会整和(Social integration):通过亲和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产生团体归属感。 

价值保证(Reassurance of worth):得到别人支持时所产生的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 

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意识到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他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得到指导(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与他人交往可以使我们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从医生、朋友以及老师等处。 

受教育机会(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与他人交往能够使我们有机会接受来自他人的教育。 

(2)为了克服寂寞 

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克服寂寞。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寂寞的体验,什么是寂寞呢?心理学对寂寞所做的定义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比如当你远离自己的故乡来到北京或是去国外留学的时候,在最初的几周内,由于人生地不熟,你就会觉得自己的社会关系当中缺乏你所需要的支持与关爱,你必然会有寂寞的体验。 

心理学家魏斯把寂寞分为情绪性的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前者是指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而引起的寂寞,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一个人需要建立一个家庭,并把配偶当作亲密的人来依附,而如果一个人到了40岁还未成家,他又与父母及朋友住得较远,这样的人常常会体验到情绪性的寂寞。社会性寂寞则是指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比如远在国外生活的人常常会因为缺乏社会整合感和团体归属感而产生社会性寂寞。作为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很难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因此常常会产生社会性寂寞。 

在谈到寂寞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弄清楚它与孤独(Aloneness)的不同: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必要的关联。 

专栏5-1: 校园里的寂寞 

对许多学生而言,进入大学的兴奋总是夹杂着寂寞感,因为必须离开家人及朋友,并对于重新面临的社会生活感到焦虑。正如一个学生所说:“进入北大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在高中时曾是‘模范生’及‘最受欢迎的学生’,现在都得从头开始。起初,除了陌生人外,什么都看不到,这点很难适应,但我发现自己已渐渐习惯。” 

为了了解进入大学后个人生活的改变,卡特娜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最初的几周内,75%的报告了寂寞的经验,40%以上的人报告极严重。7个月之后仍有25%的人感到寂寞。卡特娜还研究了那些克服了寂寞的学生与仍感寂寞的学生的差异,发现他们最大的差异在态度上:假如在刚开学时,学生便预期将交到很多新朋友,并对自己的人格自信时,几个月后寂寞便恢复正常。因此卡特娜指出乐观及自信是创造令人满意的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其他心理学家还发现,有寂寞感的大学生在与他人互动时自我中心的倾向很高。还有人发现有寂寞感的学生的自我展露的方式也不同于一般人,他们不会对刚认识的人说真心话,且不轻易透露关于自己的信息。 

寂寞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经历长期寂寞,有时也叫慢性寂寞(Chronic loneliness),他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将会受到影响。心理学家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它与青少年问题结合在一起,着重分析了父母离异对孩子寂寞感的影响,得到了对我们的生活很有价值的一些结论。 

自80年以来离婚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Bane(1976)根据一项调查指出,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孩子在18岁之前有父母离异的经验。而在目前的中国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据一项统计结果显示,1998年我国上海市和黑龙江省的离婚率(全国离婚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千分之四,比日本的离婚率要高。所以关注离婚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影响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早在80年代初,Longfellow在研究离婚的影响时就发现:父母离异的孩子长大后较易感到寂寞。Rubenstein(1982)等人则进一步发现,孩子的寂寞感与父母离婚时孩子的年龄有关。如果父母离异发生在孩子6岁以前的话,寂寞更可能在孩子身上发生。在研究中为了确认孩子的寂寞感确实由父母离婚引起,Rubenstein还对比了父母离异的孩子和双亲中一方自然死亡的孩子在寂寞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儿童时期双亲之一自然死亡的人,在他长大后所体验到的寂寞与正常人一样。 

Rubenstein在解释此结果时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的归因:较小的孩子常将父母的离异归于自己身上,虽然这是不合理的信念,但孩子们却相信是自己使父母离异,这种倾向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尤其强烈。但如果父母离婚时孩子较大,他们通常较能理解父母的离婚并非自己的过错。另外,由归因所引起的这种自我责备常常会在孩子的心理生留下阴影,并进一步伤及孩子的自尊心。第二个原因与这些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有关:父母离异的孩子也可能将他人视为排斥性及不可信赖的,他们常常认为父母是不值得尊敬、令人挫折的,因此他可能会将这种知觉概化到一般人身上,认为其他人也不值得信赖,人际关系不可靠,不愿与他人交往,从而产生寂寞感。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的寂寞感: 

婚姻与经济状况:一般说来已婚者的寂寞感较少,然而如果已婚者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或是缺少朋友的化,他们也会感到寂寞。贫穷的人比富有的人寂寞感强,这也许与后者有较多的时间和金钱从事休闲活动有关。 

年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年纪大的人较寂寞,但实际研究发现青少年最寂寞。Parlee(1979)在一项调查中发现:18岁以下的人哟79%说他们有时或经常感到寂寞,在45到54岁的人群中只有53%这样回答,而55岁以上的人同样回答的比例降到了37%。对于这种年龄差异,心理学家不能肯定其原因,有人认为这与年轻人愿意说出自己的寂寞感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年轻人的生活变化多有关。确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会日趋稳定,加上社交技巧的发展和对社会关系预期的日益实际化,人们的寂寞感降低了。 

人格因素:寂寞的人比较内向、害羞、自尊心低、社交技巧差。寂寞也常常与焦虑和忧郁联结在一起,这些人格因素里有一些可以同时是寂寞的起因及结果。例如,自尊心低的人可能不愿在社会生活里冒险,使得他不易和他人形成人际关系,从而加重了寂寞;反过来长期的寂寞经验可能使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个社交上的失败者,使自尊心更低,更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尽管上述因素对寂寞感有影响,但更多的心理学家则相信寂寞与社交技巧(Social skill)有着更紧密的关系。Solano和Koester(1989)发现,有慢性寂寞的人常常是那些缺乏社交技巧的人,所以要想克服寂寞,首先需要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Kupke(1979)和Vangelisti(1991)等人提出了一些提高社交技巧的建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对他人的关注:向他人多问问题,并表现出对他人话题的兴趣,而不要只是被动地对他人的问题做出回答,或者只谈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二是培养自己认识并遵从社会规范的能力:可以通过Adams等人(1988)的社会技巧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来提高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能力。这种训练先让观察很会交往的人的行为(起示范作用);接着让缺乏社交技巧的人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解决自己在不同情境中遇到的交往问题;之后让他们观看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录像,并提供必要的反馈。采用这种训练可以使人们学习到怎样开始一个话题、怎样处理沉默期、怎样使用非语言的交流线索、以及怎样倾听别人的观点等。 

2、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第一印象最重要的维度是评价,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喜欢一些人而不喜欢另外一些人?最普遍的答案是: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好处的人。学习理论与诱因论提出的吸引原则说明了这个问题。 

(1)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用在人际吸引上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人。许多研究显示,我们喜欢对我们作正性评价的人,而反对对我们做消极评价的人。比如在一项实验里,阿伦森(1965)让自己的助手假扮成被试与另一名真正的被试进行一系列简单的交往。每次交往之后,被试偶尔还会听到实验中的助手与实验者的谈话,谈话中助手提到了他对被试的评价。在第一种情况下,实验助手很会做人,他总是说自己喜欢被试;而在另一组里,助手总是挑被试的毛病。实验结束后,试验者让被试评价他对助手的喜欢程度,结果如表5-1所示。有趣的是研究还发现当被试偶然偷偷听到他人对自己做好的评价时,会更加喜欢助手。 

表5-1:由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产生的喜欢与不喜欢 

实验条件被试对助手的喜欢程度 

实验助手做正性评估6.4 

实验助手做负性评估2.5 

(表内数字是在-10~+10量表上的评定) 

(2)社会交换 

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如果在与某个人的交往中,我们获得得收益大于成本,我们就会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并且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较高;如果在交往中付出多,收益少,则交往有可能中断,我们对这种交往的评价也低。关于社会交换理论我们以后再细讲。 

(3)联结原则 

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Clore 1974)。May和Hamilton(1980)的一项研究就证明了这种效果,研究中主试让大学生被试听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或最不喜欢的前卫派古典音乐(学生被分成两组),在听音乐的同时让他们评价一个陌生男子的照片。结果发现当照片与他们最喜欢的摇滚乐结合时,学生对陌生男子照片的评价也较有利。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许多因素对人际吸引有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重要: 

(1)个人特质 

一个人的某些特征会决定他是否受人喜爱。在一项研究中,Anderson(1968)收集了555个用来描述个人特质的形容词,让大学生评定对具有其中某项特质的个体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对60年代的大学生而言真诚是最重要的特质,在评价最高的八项形容词中占了六项(真诚的、诚实的、忠诚的、真实的、值得信赖的、可靠的),另二项特质为“温暖”及“能力”,而被评定为最低的特征为说谎及欺骗。这个结果和我们在第二章里讲到的有关总统特质的结论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人们认为一个人是否真诚决定着我们是不是会喜欢这个人。总的来看,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包括三个: 

一是个人的温暖(Personal warmth):温暖是影响我们形成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主要特质,什么因素让人觉得温暖呢?Foikes(1977)指出:当人们对其他人有正性态度时便表现出温暖,而温暖的人较受人欢迎。 

二是能力:人们往往比较喜欢有能力的人,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智力、社交技巧等。在社会时候中,聪明的人较受欢迎,但有时候过于完美反而引起他人不舒服。阿伦森等人(1966)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验中让被试听录音带,录音带的内容是讲一个学生参加某一测验。在一种情况下,这个学生表现优异,几乎答对了所有问题,而另一组里的学生表现平平。测验结束后,部分被试还听到录音带上的学生不小心把咖啡倒在自己的衣服上。实验结果确实证明了“能力使人喜欢的一般效果,即表现优异的人受人欢迎。但是他们还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结论,就是当优异者犯了一点小小的疏忽或失态时,比他毫无失误时更受欢迎。 

三是外表的吸引力:人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外表,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爱。例如,Walster在一项“电脑约会”的实验中发现不论男性与女性,漂亮的人更受欢迎。外表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影响力,一是因为晕轮效应的存在,用Dion的话来讲就是“美的就是好的(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另一个因素是所谓的“漂亮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 of beauty):人们认为让别人看到自己和特别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们的大众形象,就象对方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一样。 

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家想要知道是否存在衡量美貌的统一标准?早在1951年,人类学家Ford 和Beach通过对190个部落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女性的美貌的关注要远远超过男性,但没有发现有统一的标准。在这个问题上Franzoi((1987)等人的观点常常被大家接受,他认为尽管统一的美的标准不存在,但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文化内,人们对什么是美还是有共同的看法。比如古希腊的人认为男性的身体比女性的更能代表美(Fallon 1990),罗马帝国则以瘦为美,到了中世纪晚期则以健壮为美(Garner 1983)。19世纪早期的北美和欧洲,中产阶级的妇女经常用束身的方法保持体型,以追求维多利亚时代的病态美——18英寸的腰身。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更多的妇女成为职业女性,健康、丰满又成了美的象征。而在同一文化内部,社会生物学家Furnham(1983)和Hatfield(1986)认为也有一些标准与美貌相联系,如人们在判断女性是否漂亮的时候往往以长相和年轻为依据。对男性来说,有一张娃娃脸(大眼睛和小鼻子)足以使女性喜欢。 

专栏5-2: 针对美貌的刻板印象及美貌的相对性 

Dion发现人们对长相漂亮的人的评价要高与一般的人,人们往往认为漂亮的人婚姻幸福,社会与职业较成功,威望也高。与不漂亮的人相比,漂亮的个体更为自信、温暖、诚实、强壮、谦虚、友好、合群及有知识。正如在前面讲过的,漂亮在很多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 

但是漂亮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影视世界往往被漂亮的人占据,一些人认为这些完美的形象产生了一种不实际的标准,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些传播媒体所造成的漂亮标准,在日常生活里是否确实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反应方式?为了验证这一点,肯贝利等人(1989)设计了一项现场研究。他们在男性大学生看一部“霹雳娇娃”(由三位漂亮女性主演的电视片)的前后访问这些大学生。实验中两名实验者的助手到大学生宿舍,请他们帮忙解决一项私人争论,让大学生评定照片(这张照片事先已被评定为中等,在一个7分量表上得4分)上的女孩的漂亮程度。正如预测的一样,刚刚看过“霹雳娇娃”的男学生对相片上女孩的评价比未看过的低。该研究揭示了漂亮的对比效果(contrast effect):外貌一般的人常因为另一个刚出现过的异常漂亮者,而被认为较不具吸引力。 

Kernis 和Wheeler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想知道相对效果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而与其相反的辐射效应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他们假设是由于长相一般的人和漂亮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这种差异。为此Kernis设计了一项研究,实验中被试看到两个人,其中一位是长相一般的目标个体,另一位是外貌较好或是其貌不扬的比较个体,这两个人有时扮成朋友,有时为陌生人。这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陌生人、朋友):当他们被认为是陌生人时,产生相对效果(即相貌平凡的人与漂亮的人在一起时,被评定为较不吸引人),而当两人是朋友时,产生辐射效应。 

(2)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Kandel(1978)对2000名高中生的友谊关系所做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让每一位学生写出他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并详细填写有关自己的背景及态度的问卷,大部分学生最好的朋友在性别、年级、年龄及种族上、学业态度、对药物的态度等方面与自己都很相似。 

对人际吸引有重要影响的相似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特征的相似性(demographic similarity),它包括性别、种族背景、宗教、社会阶层以及年龄。二是态度的相似性(attitudinal similarity)。在Byrne(1971)的一项相识研究中,被试在填写完一份态度问卷然后,主试把他介绍给另外一个人,同时要求这个人要把自己在该态度问卷上的回答大声念给被试听。实际上这个人所念的问卷是由主试替他填好的,有些情况下这些回答与被试的一致,有些情况下则差别较大。念完之后要求被试评价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结果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态度的相似性导致了喜欢程度的增加,如图5-2所示: 

图5-2:态度相似性与吸引力的关系(Byrne 1971)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表相似性也影响人际吸引。在选择约会对象及婚姻方面,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在长相上相似的异性做伴侣,Berscheid(1971)这种倾向被称为“匹配假设”(Matching hypothesis)。 Hill(1976)对约会情侣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情侣在年龄、智力、宗教、外表吸引力、甚至身高上都很相似,在研究中Hill还发现那些背景最相似的情侣,一年以后分手可能性也小。Feingold (1988)认为之所以出现“匹配假设”,是因为人们认为与自己长相接近的人与自己有相同的社会交换价值。 

为什么相似性对人际吸引如此重要?Festinger(1954)、Goethals(1986)用通过社会比较的自我确认理论(Self-validation)解释之。他们认为当情境不明确的时候,人们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确认自己。而选择那些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相似的人交往能使我们的自我概念得以确认,与我们相似的人一般同意我们的主张,对我们的观点加以支持,使我们有信心。海德的平衡理论则认为,个体有强烈的欲望要维持自己对他人或事物态度的协调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可以通过喜欢或不喜欢来达到:喜欢某个人,而同时与他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将导致心理上的不愉快,因此人们便借喜欢那些支持自己意见的人,或反对与自己不同的人,从而使认知达到平衡。 

(3)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Buss(1989)对37个文化群体的研究发现,在异性关系中男性喜欢年轻的女性,而女性却喜欢老一点的男人(西班牙除外)。Davis(1990)把这种现象叫做相貌换地位(looks-for-status):男性喜欢年轻女性是因为她们漂亮,而女性喜欢老一点的男性是因为他们成熟且有地位。Townsend和 Levy(1990)用实验支持这一结论,他们确实发现在大学生中,一个男性只要有地位,他即使不漂亮也能吸引女性;而没有地位的女性只要长相好,她依然吸引男性。但这一效应反过来却不成立:女性用地位补偿长相或男性以长相弥补地位都不可能。这种互补性有时候也表现在交往双方的性格上,比如夫妻双方性格的互补性就能使家庭时候更有意思。 

(4)熟悉性(familiarity) 

熟悉性也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以巴黎人对艾菲尔铁塔为例,开始建造时人们非常愤怒,认为它很讨厌,就好象在这美丽的城市栓上一颗大螺丝,破坏了原来的景色。可是今天,它变成了令人喜爱的纪念塔,甚至成为巴黎的象征,是熟悉培养了人们对他的喜欢。 

熟悉性导致喜欢的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的曝光效应,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喜欢程度。除了Moreland和Zajonc等人的研究,Mita等人(1977)还通过人们对自己脸孔的反应说明了这种现象。我们知道,每个人所看到的自己的脸与他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自己看到的经常是镜中的像,而他人看到的经常是客观的形象。根据曝光效应的假设,外人应该喜欢他们从平常的角度所看到的脸,而自己应该喜欢这张脸的镜中影像。 Mita照下一些女学生的照片,然后将它呈现给她们本人及她的朋友看,有些照片是正常照片,有些则洗出它的负相(与镜中看到的相同)。结果照片本人更喜欢镜中的影像(68%:32%),其他人更喜欢正常照片(61%:39%)。当然,曝光效应也有限制:一开始对他人的态度是喜欢或至少是中性时,见的越多才越喜欢。如果一开始就讨厌对方,那么见得越多反而越讨厌。 

熟悉性与喜欢的关系也被用在在政治生活中,随着选举制度的民主化,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开始意识到政治广告的有效性问题。所以曝光效应经常被用在政治广告中,许多候选人花大量的钱在广告上宣传自己,但这种出现率的增加能吸引人们为他投票吗?Grush(1978)认为,政治广告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有效:一是参选的人数众多,假如没有广告,选民很难辨别谁是谁;二是所有的候选人都有许多广告,如果你没有的话你便可能落选;三是一个候选人在此之前无名气,所以不会过度曝光。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况下,得票数将受候选人知名度的影响。 

熟悉性是如何起作用呢?到目前为止确切原因还难以找到。Bornstein(1989)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之,他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经常以小心的方式去应付不熟悉的物体或情境,而这种针对不熟悉情境的谨慎又加强了我们的生物适应性。通过与这些环境不停地相互作用,给我们带来危险的不熟悉的事物逐渐为我们所适应,也就变得熟悉与安全了。随着戒心的解除和舒服性的上升,人们对该事物的正性情感也必然增加。也有一些人从其他方面解释熟悉性的影响,他们认为重复出现可以增加对某个人的再认,这是开始喜欢的第一步,同时熟悉他人时对其行为的预测变得容易,熟悉性也引发了相似性。 

(5)接近性(proximity) 

与他人住得近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Whyte等(1965)对社区友谊模式的研究发现,人们所结成的友谊模式受到人们之间物理距离的影响,住得越近就越有可能成为朋友。接近性为什么能引起喜欢呢?首先,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而越熟悉,喜欢的可能性越大。其次,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邻居,比如教师愿意与教师住在一个社区里,而高收入阶层的人也选择同样的他人为邻居。最后,从社会交换的观点看,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性使得你更易获得来自他人的好处,他人可以随时来帮助你,与这样的人交往你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多的好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性成为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亲密关系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人际吸引的基础上,人们之间的关系会从一般性的关系发展到亲密关系。朋友、恋人、夫妻以及家庭等关系都属于亲密关系,这些亲密关系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们就分析自己这些亲密关系及其影响。 

1.亲密关系概述 

(1)亲密关系的定义 

在定义亲密关系之前,我们先需要对关系加以定义。心理学家Kelly(1983)认为,关系是指二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也就是说,只有当两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与依赖的时候,我们才能认定他们之间存在着关系。Levinger和Snoek(1972)在这个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互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并用它来说明随着互赖关系的增加,关系变化的特点。他们以两个人之间关系发展阶段为例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一是两个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彼此无任何关系,称为零接触(Zero contact);二是知晓(Awareness):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的信息,但未发生任何直接接触;三是表面接触(Surface contact):两个人开始互动,如借谈话或书信来往;四是共同关系(Mutuality):两个人的依赖程度增加。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2)亲密关系与自我概念 

Arthur Aron(1986)用自我延伸(Self-expansion)来理解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他发展了詹姆斯客体自我的概念,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实质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这种自我延伸有几个方面的证据:一是归因过程中的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即人们倾向与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内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于外因的现象。Nisbett(1973)在研究亲密关系时发现,当他人是自己的好朋友时,这种差异并不出现。也就是说,人们在推论自己熟知的人的行为时 所使用的方式与推论自己的一样。第二方面的证据与资源分配有关,与对待一般人的方式相比,人们在分配资源时对自己和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的区分要小得多。用Aron(1991)的话来讲,就是由于人们的自我中包含了后者,因此在分配资源是不分你我。第三方面的证据来自于亲密关系中的共有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一般情况下,交换关系在人们之间比较普遍,但Margaret Clark(1979 1989)发现,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对收益与付出并不关心,相反人们常常关心的是能够给对方提供什么。在亲密关系中,他人是自我的一部分,他人的需要也就是自己的需要。第四方面的证据来自于Markus(1977)所谓的自我图式(Self-schemas),Aron(1991)通过比较陌生人、朋友以及夫妻的自我图式,发现在亲密关系中个体的自我中包含了他人,着一点在东方文化中更为明显,朱滢、张力等人(2001)有关中国人自我概念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最后一个方面的证据来自于加工记忆(Transactive memory),Wagnaer等人(1991)发现,关系亲密的人在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方面有一个共用的记忆系统。 

(3)亲密关系中的依附 

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附,它是婴儿和关怀父母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联系。发展心理学家John Bowlby把这种情绪联系看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他认为婴儿对父母的依附是他们生存的首要条件。Harlow(1974)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所以许多心理学家把依附看成是人类的本能行为。 

M. Ainsworth(1989)对人类的依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把依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父母对孩子的欢乐、悲伤以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很敏感,这种情感促使他们关爱孩子,从而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互相喜爱、重视,孩子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第二种是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与安全型相反,逃避型的父母经常远离孩子,逃避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学会了逃避与父母接触,抑制自己的依附需要。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经常不一致,有时候很关心,有时候却不感兴趣。由于这种不一致性的爱,使得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在自己的情感没有得到回报时显得暴躁和焦虑。在生活的早期,这些不同的依附形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可能决定着孩子的生活风格和以后的人际取向。 

依附不仅在父母与孩子间有,成人之间也存在着依附。为了进一步了解上述不同的依附类型如何影响成人间的亲密关系,Cindy Hazan等人(1987)设计了一个爱情小测验并把它刊登在报纸上,在测验中除了询问人们的浪漫关系,还让人们选择出自己的依附形式。结果证明安全型的人很容易接近,并期望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逃避型的人不易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他们不信任他人;焦虑/矛盾型的人也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但与逃避型不同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伴侣着迷。这项调查研究还得出了这三种依附在成人中的比例:安全型占56%,逃避型占25%,焦虑/矛盾型占19%。 

2、自我展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 

(1)友谊关系 

伴随着成长,人们的社会关系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从家庭延伸到了社会,朋友成了亲密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aul Wright(1984)把朋友关系分为两个层次:表面朋友(Superficial friendship)和深层(Developed friendship)朋友。前者的形成和保持完全是因为这种关系的酬赏作用,后者除了酬赏还包括相互关心。Hays(1985)指出,人们从开始交这两种朋友时就表现得截然不同,与表面朋友的交往模式为:随着时间推移接触越来越少;而与深层朋友的交往模式是一开始见面很多,然后接触慢慢地减少。另外,要想交深层朋友,感情投入是最根本的,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接触。 

心理学家还发现在交朋友问题上,男性与女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男孩子与女孩子在交友时的方式不同,心理学家Eder(1978)在一项儿童友谊关系的长期研究中发现,男孩子通过玩耍交朋友时往往是一群人一起玩,而女孩子是一对一对地玩;对成年人来说,男性之间的关系发展往往取决于他们是否参加了共同的活动,如一起踢足球等;而成年女性要想成为朋友,一起聊聊天就有可能。Paul Wright(1982)把男性交友的倾向称为面对面(face-to-face)方式,而把成年女性交友的方式叫做肩并肩(side-by-side)方式。 

其次,情感在男女友谊关系中的作用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在男性与女性关系中的地位出现了差异,比如在同性亲密关系中,女性的友谊关系由于有更多共同情感的参与,所以比男性的更亲密。但是在与异性发展关系时,这些差异并不明显。 

最后,男性与女性在亲密关系中身体接触(Physical touching)的程度也不同,尤其是在同性的亲密关系中。在一项研究中,Derlrga(1989)让被试表演自己在机场迎接自己的朋友或是异性伴侣,结果发现情侣的身体接触最大;而男性朋友之间用身体接触迎接的概率小于女性和异性之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男性之所以不愿有身体接触,是因为他们把身体接触理解为一种与性有关的欲望。 

(2)自我展露(self-disclosure) 

尽管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如交朋友),但在心理学家看来自我展露无疑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Jourard 1964),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在许多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是否有适当的自我展露是其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Fitzpatrick(1987)指出,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缺乏这种自我展露,他便难以与他人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他也会感受到更多的寂寞。 

Irving Altman(1973)用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来说明自我展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人们之间亲密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水平有关,随着话题由浅入深,人们之间的关系也由一般向亲密转化。刚见面时,人们谈论的往往是一些非个人化的话题,如天气、体育运动以及流行文化等;如果这些表面的交谈得到了回应,人们就会深化这种社会交换,这时候话题进一步拓宽,双方交流一些更个人化、更敏感的信息。在人们讨论的话题由窄到宽、由浅到深的过程中,人们之间亲密关系的层次也增加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展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揭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 

社会渗透理论还指出,与他人刚认识时,人们在自我展露的时候遵守相互性规范(Self-disclosure reciprocity),即自己的揭露水平与他人的揭露水平相对应,他人揭露水平高时自己的也高,他人揭露水平低时自己的也低(Cunningham 1986)。Kaplan(1974)认为自我展露中的这种相对性规范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极为重要,如果一个人忽视和这种逐渐式的过程,一下子向他人揭露太多有关自我的信息,会使他人害怕和退缩,从而给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造成障碍。 

除了对增进人际亲密关系有用,自我展露也有疏远与他人关系的作用。心理学家发现,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一些人可以通过控制个人展露的深度和广度而从这种关系中退出(Baxter 1987)。也有一些人会通过减少讨论的话题,增加自我展露的深度来达到退出的目的。在后一种情况下,人们展露的往往是责备和伤害他人的负性情感和信念。 

(2) 自我展露的文化差异 

研究表明,人们的自我展露倾向受文化的影响很大。首先从展露的范围上讲,Barnlund(1975)与Ting-Toomey(1991)等人发现美国人倾向与在一个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我,而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和日本人则自我展露的范围非常有限。有人认为这种差异反映了美国人比中国和日本人拥有更多的亲密关系,但是这仅仅是源于美国个人主义取向的论断。Triandis(1989)和Pratt(1991)在解释这种差异的时候,把它与美国个人主义渴求独特需求联系起来。认为美国人喜欢自我展露,是因为他们想要通过自我展露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东方人不喜欢自我展露,是因为他们不想被他人认为与众不同。 

其次,东西方文化中自我展露的差异也表现在交流方式上。在西方文化中,良好的社会表达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而在东方文化中,如中国、日本和韩国,人们对那些说得好的人并不喜欢,事实上那些不爱表达的人反而被认为是诚实可信的(Kang 1983)。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展露自己的愿望和恐惧等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正如我们平常所信奉的:深藏不露的人才有真本事。 

专栏5-3 性别与自我展露 

一般的刻板印象将男性形容为“沉默型”,总是将感情隐于内心。而将女性形容为“长舌妇”,经常毫不犹豫地向他人透露心底的话。实际如何呢?Cozby(1973)指出,同性关系里,女性与女性之间的揭露水平高于男性与男性之间;成年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亲密的同性知己,并且彼此共享私人秘密。 

在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自我这个问题上,Caldwell & Peplau(1982)发现,大部分女性乐于和自己的女性朋友“纯聊天”,并认为聊天有助于她们之间发展关系;相对地男性则强调与同性朋友有共同的活动。然而在异性关系里,性别差异并不明显。一般而言,夫妻间的自我展露水平比其他人高,丈夫与妻子的揭露水平大致相等。雷德等人还发现,自我展露的水平随时代的发展而呈现提高的趋势。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父辈的自我展露水平高。 

从内容上讲,尽管男性与女性自我展露的程度相等,但所揭露的个人信息的内容不同。Hacker(1981)发现,女性经常揭露自己柔弱的一面,而对自己较强的能力则缄口不言;男性则相反,经常宣扬自己较强的一面,而隐藏较弱的一面。其他人还发现,男性所揭露的大多是“男性化”主题,如什么时候有过攻击性行为或冒险行为;女性所揭露的则多为“女性化”主题,如什么时候觉得很像小孩等。 

罗森费尔德(1979)还研究了人们为什么有时候会尽量避免自我展露的问题,他发现对男女双方而言,都担心将自己不希望投射出去的形象无意间投射出去,男性还担心由于透露太多而失去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而女性则惟恐自己透露的信息被人利用而对自己不利,并且会破坏彼此间的关系。 

3.爱情 

(1)什么是爱情?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理想。早在20世纪中期,心理学家罗洛?梅在他的《爱与意志》中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类的爱情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爱情是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索取,它是主动的情感,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在他看来,人类的爱情包含着四个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而真正对爱情进行学术研究却是从Rubin等人的工作开始的。在Rubin看来,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它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Sternberg(1988)还从理论上对爱情进行分析,他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三角理论。在Sternberg看来,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激情(passion)、亲密(intimacy)和承诺(commitment)。其中激情指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指心理上的喜欢的感觉,承诺指心里或口头的预期。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六种爱情形式: 

喜欢式爱情(Liking):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 

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Consummate love):激情、承诺和亲密俱有。 

与Sternberg 的观点相似,Lasswell, Robsenz(1980)通过研究找出了六种形式的爱情: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爱是强烈的情绪体验,最典型的是一见钟情,外表吸引力是此类爱情的必要条件。占有式爱情(possessive love):对爱人有一份狂爱,容易忌妒,完全被对方迷住。好朋友式的爱情(best friends love):爱情经由友谊、共同爱好及逐步自我展露而慢慢成长起来的令人愉快的亲密关系。实用式爱情(pragmatic love):彼此都感到合适,并能满足对方的基本需求,追求满足而非刺激。利他式爱情(altruistic love):无条件的关怀、付出及谅解。游戏式爱情(game-playing love):玩弄爱情就象玩游戏一样。这六种形式的某些成分构成了人们常说的两种爱情形式:浪漫式爱情与伴侣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许多研究证明了爱情中存在性别差异(Hatkoff 1979):男性喜欢浪漫式爱情(一见钟情)与游戏式爱情(追女人的快感);女性喜欢好朋友式的爱情与实用式爱情。对这种差异的解释与社会及经济背景有关:当男人结婚的时候,他是在选择一位同伴及合作者,而女性则选择同伴和生活支柱。 

(2)对爱情的测量 

Rubin最早开始对爱情进行科学的测量,他编制的爱情量表主要测量了伴侣式爱情的三个主题: 

依附:指需要及渴望对方的感受,比如其中一个题目为“我没有办法离开 而独处。 

关怀: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对方幸福以及满足对方的需求,其中有“我愿意为 做任何事情”等题目。 

信任及自我展露:既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告诉对方。 

Rubin还区分了爱情和友情,他认为在爱情量表的三种成分中,判断某人是否在恋爱时,信任是最不重要的因素,而在评定“友情”时,信任则是最重要的因素。 

除了Rubin的工作,加拿大的社会学家Lee(1988)在Sternberg等人工作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个测量6种形式爱情的量表。他认为爱包含三种基本形式:Eros----激情、Ludus-----游戏和Storge-----友谊,它们分别对应与颜色中的红色、黄色和蓝色。Lee认为这些三原色可以构成爱情的次级形式:实用式的爱情(Pragma)包含游戏和友谊的成分;占有式的爱情(Mania)包含激情和游戏的成分;而利他式的爱情(Agape)包含激情和友谊。表5-2就是对这6种形式的一个简单测量量表。 

表5-2:对6种形式爱情的测量 

仔细阅读下列项目,看看你的爱情属于哪一类形式。(C. Henrick 1986) 

Eros 

我和我的爱人一见钟情。 

我们的爱情强烈且令人满意。 

我爱人的长相很漂亮。 

Ludus 

我不能保证对爱人的承诺。 

有时候我会同时与两个人保持关系,以便从中选择适合我的人。 

我喜欢与不同的伴侣玩爱情游戏。 

Storge 

随着施加的推移,我们由朋友变成恋人。 

爱情实际上是一种深层的亲密关系,不是神秘的情绪。 

最令我满意的爱情是从好朋友发展而来的。 

Pragma 

在对对方做出承诺之前,我已经做了仔细的考虑。 

在选择爱人之前,我尽量会对我的生活加以计划。 

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我会考虑其是否与我家里人的要求相符。 

Mania 

在恋爱是我很兴奋,有时候都睡不着。 

一旦坠入爱河,我在干其它事情的时候注意力难以集中。 

如果我的爱人忽略了我,我常常会干一些傻事来引起其注意。 

Agape 

我宁可自己身受罪,也不愿我的爱人受苦。 

除非爱人幸福,否则我就不会幸福。 

为了爱人,我愿意忍受一切痛苦。 

(3)爱情行为与感受 

为了了解人们在恋爱时的行为,Swensen(1972)通过询问了不同年龄的人,找出建立与爱情有关的七种行为:一是对爱情的口头描述,如说“我爱你”;二是自我展露,把自己的秘密和感受告诉对方;三是无形的爱情表征,比如对对方的活动表示兴趣、尊重对方的意见并鼓励对方;四是以非语言方式表达感情,比如当对方出现时感到轻松和快乐,尽管与对方并无直接交往;五是有形的爱情表征,如送礼物给对方或帮对方做一些事情;六是以身体行为表达爱情,如拥抱或接吻;七是表示愿意容忍对方,并愿意牺牲一切以维持这种关系。 

从恋爱时的感受来讲,爱情与友情的最主要的区别是生理上的反应。Kanin(1970)让679位大学生评定自己在恋爱中的感受及强度,结果发现79%的人有强烈的幸福感;37%的人注意力难以集中;29%的人有飘飘然的感觉;22%的人希望自己狂奔、大叫;22%的人在约会前感到紧张;20%的人在恋爱时陶醉感;20%的人有双手冰冷等生理反应。 

爱情行为与感受还与性因素有关。满意的性生活是浪漫爱情的重要基础,Simpson(1987)发现,性生活是爱情关系发展的一个强化剂,有性关系的恋爱要比没有性生活的恋爱持续时间长。而Blumstein(1990)则指出随着关系的发展,人们性生活的频率会逐渐下降。Howard和Dawes(1976)甚至用交换理论来解释爱情生活中的满意感,给出了一个公式:恋爱关系中的幸福感 = 性生活的频率 — 吵架的频率。可见,在恋爱关系中,性生活越频繁,吵架越少,满意感就越高。 

4.亲密关系的维持 

亲密关系,尤其是爱情与婚姻的维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较为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 

平等是亲密关系维持的重要条件之一,按照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在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中,人们的付出应该与其收益成正比例。比如爱情与婚姻等亲密关系中,人们并不是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益,而是追求一种大致的平等,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2)归因 

决定人们对亲密关系是否满意的另一个因素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方式。Bradbury等人(1990)发现,幸福的夫妻经常做强化对方式的归因(Partner-enhancing attributions),即把对方良好的行为归结为对方的内在原因,而把对方不好的行为归结到情境中去。相反,不幸福的夫妻经常做抑郁式归因(Distress-maintaining attributions),把对方良好的行为看成是幸运,而把其不好的行为归于人格特质。 

(3)沟通 

除了由不平等诱发的紧张和消极的归因倾向,夫妻或其他形式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沟通。Halford等人(1990)发现,走向破裂的夫妻经常不能或不愿意向对方表达负性的情绪,即懒得与对方沟通。在一项长达四年的夫妻关系研究中,John Gottman 和Robert Levenson(1992)发现,在最终破裂的婚姻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埋怨,并且对对方的关怀置之不理。双方在交往的时候也往往陷入了消极交互作用圈(Negative reciprocity cycle)里,双方积极的行为被忽略,而消极的行为被夸大。 

幸福的夫妻常常也通过与对方的争论来理解对方的观点,心理学家Davis(1987)把这种心理状态叫做摆观点(perspective-taking),它对维持这种关系的健康极为重要。争论当中,女性比男性在摆观点、情绪敏感性以及自我展露等方面更为投入。也正是由于这些争论,使得夫妻双方更为了解对方。 

(4)嫉妒与人际关系 

Hupka(1991)认为嫉妒是指当与个体自我概念有关的重要关系受到真实或想象的威胁时,个体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嫉妒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对他人的地位、工作、爱好、女友或男友,甚至穿衣打扮。在亲密关系中,嫉妒一方面是浪漫爱情健康的标志,它实际上反映了个体对这种关系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嫉妒也常常引发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当这些消极情绪积累起来的时候,有时候是很可怕的事情。 

尽管嫉妒具有消极的一面,但在爱情关系中,有时候一方故意引发对方的嫉妒心理。比如White(1980)通过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女大学生和五分之一的男大学生会向自己的伴侣炫耀自己以前的情人,以激起对方的嫉妒,从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恋爱关系中,嫉妒倾向高的人往往是感情投入大的一方。许多情况下,这种嫉妒的结果是使关系受到损害,无助于两个人关系的增进。 

为了帮助人们控制自己的嫉妒心理,Gregory White 和Therese Helbick(1988)开发出了一个针对夫妻的嫉妒控制培训程序,该程序需要两天时间,它的目标包括五个:一是通过教育让夫妻双方明白嫉妒的原因和结果;二是帮助夫妻双方提高他们的沟通与协商技巧;三是帮助双方认识和评价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四是帮助夫妻双方设计更为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五是增加双方讨论寻求咨询的可能性。 

5.亲密关系的终结 

尽管人们喜欢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亲密关系,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以圆满结束,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亲密关系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破裂。 

(1)对待不满的策略 

当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失去其价值的时候,Caryl Rusbult(1984)指出人们往往采取四种不同的对待方式,这四种对策与人们对这种关系的满意与承诺水平有关,满意感越高、承诺越大则这种关系越难以终止,这四种对策分别是: 

真诚(loyalty):表现为被动地去弥和双方出现的裂痕,采用这种策略的人由于害怕对方的拒绝行为,所以很少说话,往往是耐心地等待、祈求,希望自己的真诚能使对方回心转意。 

忽视(neglect):这是许多男性经常采用的一种消极策略,他们回故意忽略对方,与对方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在一些与所探讨问题无关的话题上挑剔对方的缺点,这种策略经常被那些不知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或不想改善但也不想终止这种关系的人使用。 

退出(exit):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人们常常用这种方式。它是一种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 

表达(voice):双方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寻求妥协并尽力维持亲密关系,这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方式。 

(2)情感伤痛 

亲密关系的破裂往往会给双方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心理学家发现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希望赶快终止与异性的关系。对男女双方来说,当爱与友情一旦成为往事的时候,他们都要经历情感上的伤痛。 

有一项因素对双方伤痛程度有影响,它就是在关系结束时是谁先提出来的。Hill等人(1976)发现,一般来说先提出结束关系的一方痛苦少一些,但是这种效应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更明显(Helgeson 1994)。另外,在恋爱关系中如果遭到拒绝的话,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紧张和痛苦,对此的解释有两个:一是从传统性别角色的角度讲,由于男性被看成是控制和权力的中心,因此当这种关系破裂的主动权被女性所控制的时候,男性会体验到较高的对自尊的威胁和情绪紧张。第二,由于男性在恋爱中往往只对一个人专一,把所有的鸡旦放在了一个篮子中,当这个篮子被打破的时候受的损失与伤害更大。 

为了应付这种伤害,男性和女性经常用自我安慰的话语来平息自己的伤痛,比如他们经常说“我总算摆脱那个恶魔了”等。有时候人们还会借助于体力活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女性经常还会通过哭、把事情告诉朋友、读书以及咨询等方式缓解由此带来的压力。 

(3)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当恋爱等亲密破裂的时候,人们也经常通过寻求社会支持来减轻压力。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 1977),社会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我们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援助。心理学家Gore(1984)和Thoits(1982)认为当人们失去亲密关系的时候,家庭和朋友的社会支持往往会成为应付紧张的缓冲器。专栏5-4就探讨了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病人和失足青少年的影响。 

专栏5-4:生活中的社会支持 

人们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这种网络给我们提供所有必需的东西,包括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Berkman Lisa(1990)研究了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区分了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情况:一是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与成分,二是通过该网络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的形式与数量,三是老年人对社会支持的知觉满意度。结果三个维度的评价都证实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生活与人格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老年人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就越好。 

Mery等人(1990)从生理的角度探讨了社会支持对免疫功能和应激行为的影响,发现社会支持在压力、应激源及应激行为之间起着缓冲作用,社会支持通过减轻压力和应激而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Elizabeth还证明社会支持对抑郁症有影响:来自病友的社会支持可以解释37%的抑郁变异,而社会与经济压力只能解释其中的13%。 

除了上述影响,社会支持也影响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来自父母的支持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必需的。Keneth对比了即将升入大学的与被学校开除的高中生生活情况,发现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与来自父母和朋友的社会支持有关。 

第三节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从人际关系的发展来看,中国人也许与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有着一样的过程,但是如果从特征及其影响来看,中国人却有着自身文化所决定的独特的人际关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人际关系决定着中国社会的特色。 

1、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形成 

(1)关系的建立 

除了与西方人同样的发展思路,中国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方法还很有自己的特色。香港中文大学的乔健(1982)在谈到中国人关系建立的时候就指出:随着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拉关系、走后门的风气开始盛行,各种各样的关系学大行其道。正如一副漫画的配诗所言(见人民日报1979年5月8日第4版): 

文学、医学、经济学, 

数学、化学、物理学…… 

这学那学不用学, 

最最实用关系学。 

老乡、老友、老上级, 

七姑,八姨,舅子哥, 

四面八方拉关系, 

关系越多好处多。 

在这里,关系学是指建立和维持关系的种种方法,这些方法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包括以下几种: 

拉或套关系:指与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疏远的人建立或加强关系。在中国社会中,请客送礼是拉关系的最常用的方法。也正是因为有人热衷于拉关系,套近乎,才使得一些不正之风蔓延。 

认或联关系:是指主动地认一些原来不熟悉的亲戚、朋友、老乡。中国人在见到同姓的人的时候常常会用“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话来认关系。另外,认亲、认老乡、认干爹干妈等都是认关系的体现。比如《水浒》中的高衙内就是因为认高俅为干爹而使自己的身价倍增,从而可以横行乡里,这样的例子即使在现在的中国也不少。 

钻关系:钻在这里指钻营,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钻的定义是:“设法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谋求私利。”比如某人办一个公司需要有关领导的批准,怎么办呢?他先是通过领导的司机认识了领导的儿子,然后通过儿子的联系把这件事情办了。我们没有贬低中国人的意思,但有些中国人在钻上确实有一套。 

袭关系:袭即世袭、继承。有些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出身与门第,后人只要继承下来,自然是身价百倍。这种关系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可能存在,但在中国的利用价值却更大,只要你是某某官员的公子或女婿,自然有人为你捧场,很多人会主动与你拉关系。 

在生活中,这几种方法常常掺和在一起,使得中国人最终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与我们有往来,并且给我们好处的人或团体叫做“关系户”或“关系单位”,不论是个体还是团体,关系户的存在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2)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取向 

对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取向问题,东西方的研究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社会取向,而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则是以个人取向为主。20世纪70年代的Parsons、Jacobs、80年代的Triandis、以及90年代的Markus等人都用这种观点看待中国人及中国社会。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此持不同观点,比如费孝通(1947)就认为中国人从本质上讲实际上是典型的个人取向。他用差序格局描述之——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具有上伸缩性的社会关系网。 

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开展,杨国枢等人进一步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进行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中国人社会取向的一些表现: 

获得别人的赞赏或称赞; 

维持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谐; 

使比恶人对自己有好的印象; 

维护自己的面子; 

使别人接受自己; 

避免他人的责罚、讥笑和报复; 

避免困境与尴尬; 

避免与人发生冲突。 

后来,受生态学和互动论观点的影响,他又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了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征,这些分析对我们认识中国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 

结合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杨国枢教授提出中国人的社会取向有四个主要特征: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从内在关系上看,这四种取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分别代表着个体如何与团体融合(家族取向),如何与个体融合(关系取向),如何与权威(权威取向),以及如何与特定他人融合(他人取向)。 

(1)家族取向 

家族主义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不论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还是在现代的中国社会,家族主义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甚至人认为中国社会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家族而不是个人,并且它的盛行与中国农业社会的特征有关。 

叶明华(1990)在分析家族主义的时候指出,作为一种心理与行为倾向,中国人的家族主义体现在对家族的认识、情感和意愿三个方面:从认知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强调家族延续、家族和谐、家族团结、家族富足以及家族荣耀;从情感上讲,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一体感、归属感、荣辱感、责任(忠诚)感及安全感;在对家族的意愿方面,中国人的家族主义则包含繁衍子孙、崇拜祖先、相互依赖、忍耐、顺从、为家奋斗、长幼有序以及内外有别等。正是在此基础上,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在运作上处处以家族为主,家族的荣辱重于个人的荣辱,家族的团结重于个人的自主,家族的目标重于个人的目标。在这里,家族主义所强调的个人服从团体的原则主要限于自己的家族,因而是一种内团体的集体主义(Ingroup collectivism),而不是普遍意义的集体主义(Universal collectivism),称它为家族集体主义(Familial collectivism)更合适一些。 

(2)关系取向 

人际关系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层面,梁漱溟(1963)把中国人这种凡事以关系为依托的文化特征叫做“关系本位”,这种关系取向的特征包括: 

关系角色化:中国人强调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来界定自己的身份,比如“我是某某的儿子”、“我是某人的学生”等。何友晖和赵志裕等人将这种以关系界定的身份称为“关系性身份”,这种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系的互赖性: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着很强的互赖性,中国人与他人发展关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利用这种由互赖性所引起的回报。 

关系的和谐性: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和谐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人强调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性甚至到了不求理由的地步,如果有人破坏了这种和谐,不论他是否有理,都是不对的。为了维持关系的和谐,个人要去做符合他人期望的事情,并且在做人的时候要处处小心,要注意给他人面子,尽可能地避免冲突。 

关系决定论:关系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但是在中国社会中关系的作用却远远超出在其它社会中的影响。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依亲疏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人们往往依据与他人不同的亲疏程度决定利益的分配。 

(3)权威取向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大多数的家庭实行父权家长制,在这种制度下,父亲是家庭的权威和领导者,不论是在经济上、思想上、家庭法规方面还是尊卑等级上,父权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当这种思想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的时候,就体现在人们对权威的崇拜上,这种崇拜的具体表现有: 

权威敏感:中国人对权威的存在非常警觉与敏感,他们在任何一个场合总是细心观察有没有权威的存在。比如人们见面时总是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打听他人的信息,以获取每个人的辈分、年龄、职位等资料,并据此对他人性进行排序,以确定老幼尊卑。 

权威崇拜:中国人很崇拜权威,不论权威是死是活,并且采取绝对化的倾向。这种绝对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们常常是无条件地崇拜,而且不加批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是不会犯错的,或犯错是无所谓的,甚至是应该的,人们常常用“圣人也是人”来为权威的过错开脱。其次,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范围很广,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权威(职位),那么在其它方面也会变成权威(如学问和道德)。这种权威泛化很容易形成“全能权威”的观念。最后,中国人对权威的崇拜在时间上也有绝对化的现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威并无时间上的限制,家长永远是家长,老师永远是老师,仿佛是“一日权威,一世权威”。 

权威依赖:由于认为权威是可信的、全能的、永远的,所以在行为上会对权威产生依赖。这种依赖表现在面对权威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能(Psychological disability),比如即使最能干的部属,在权威的上司目前也会自觉无能。 

(4)他人取向 

他人取向是指中国人在乡里与行为上易受他人影响,对他人的意见、标准、褒贬、批评等特别敏感且重视,这种取向表现为: 

顾虑人意:中国人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往往花很多时间打听别人的观点,尤其是对自己的看法。中国人看重他人意见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为重要的是中国人的避异趋同性,他们通过别人的意见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与他人的和谐。 

顺从他人:无论是在意见上还是在行为上,中国人的社会顺从倾向都比较高。他们不愿意自己表现得与众不同,而是尽量与他人一致。 

关注规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社会规范是自己言行的主要依据,以孝顺为例,中国人把孝道看成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之一,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重要指标。当然,这里的规范不是指法律,实际上中国人对人际规范的强调要远胜于法律。 

重视名誉: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名誉,所以他们经常调整自我监控的方式与内容,以使自己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做人,不是用来做事。 

以上对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分析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尽管现在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却不可能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了解这些特征不仅对跨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章推荐读物: 

Altman, I., & Taylor, D. A.(1973)Social Pena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该书详细地分析了亲密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探讨了自我展露等在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Berscheid, E., & Walster, E. H.(1978):Interpersonal attraction(2nd ed).Menlo Park, CA 

这本书是关于人际吸引领域最好的一本书,它全面地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Peplac, L. A., & Perlman, D.(1982 eds)Loneliness: A source book of current theory , research, 

and therapy. New York: Wiley-Interscience. 对寂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帮助寂寞者的策略。 

Stephen L. Franzoi(1996):Social Psychology. Times Mirror Higher Education Group,Inc 

这本书的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讨论了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两个领域的问题。 

杨国枢余安邦(1992)《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理念及方法篇》台湾:桂冠图书公司 

这本书的87-142页收录了杨先生的一篇题为《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中国人做了深入的分析,值得一读。 

本章复习题: 

10、 人们为什么会互相吸引? 

11、 结合有关研究谈谈离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12、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13、 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有哪些类型? 

14、 什么是自我展露?怎样利用它与人发展关系? 

15、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与他人维持亲密关系? 

16、 怎样利用社会支持来应付关系破裂所造成的问题? 

17、 试述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及特征? 

社会心理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