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给我们提供了最终的度——聚焦到一个品类
2006年,里斯先生和劳拉女士写了《品牌的起源》,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品类的概念,里面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建立品牌最佳的做法,就是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类。
当“品类”这个概念提出来之后,关于战略的历史就已经结束了。我们不用再去找下一个关于战略的新概念。这就是所有战略的核心,终极的做法就是: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类。
放眼全球的商业实践,只要你的品牌能够代表一个品类,那么不管这个品类有多小,品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反之,一旦你这个品牌代表不了任何品类,无论你的品牌有多大,都没有什么价值,最终难免像通用汽车一样走向破产。
30年前,里斯先生和劳拉女士在著作里面抨击美国的汽车产业,抨击日本的电子产业。最近的二三十年里,这些抨击都逐渐被验证:三大汽车企业已经破产,日本的电子产业全面崩溃。我想起中国一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心智特征造就了品类的力量
为什么民主自由如此有力量,有吸引力?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类终极的心理。为什么品类有力量?是因为它满足了心智的基本特点。
心智有几大特点:归类存储,同类的信息是归类的;心智害怕复杂;心智容易失去焦点;心智缺乏安全感;它对专业的品牌更相信,心智排斥相同的东西。这些所有的特点,归结起来形成的一个概念就是品类,这是心智赋予品类的力量。
同时,心智又是辩证的。心智对同一品类的信息接收量非常有限,有可能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对于不经常使用的品类只有一个阶梯。但是对于新的品类的接纳,又有无限的空间。这是进化心理学:为了适应这个迅速变化的外界环境,人类从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前,积淀到现在,造就了心智特征,对新东西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回归到商业里,你在一个品类里面不是数一数二,你可能就没有什么未来了。但是别担心,心智可以不断接受新的品类。你可以创新一个品类,所以品类是心智里面终极的驱动力。里斯先生和劳拉女士将此概括为:消费者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