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要花多少力气才能遇见“对”的人?心理学家告诉你一个扎心真相

2020年2月7日  来源:万万的壹莳光 作者: 提供人:zhuoying34......

斯人若彩虹:我要找到那个“对”的人。

同事小米今年离婚了,第三次。

第一次,丈夫不善言辞,冷暴力。小米受不了,离了。

第二次,丈夫大男子主义,掌控欲强。小米觉得窒息,也离了。

这一次,丈夫会疼人,也比较开明,但经济条件却不如小米,小米始终觉得是下嫁,于是,又离了。

她一脸沮丧:我怎么就遇不到那个“对”的人呢?

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渴望:希望遇到那个如“若彩虹”般的人。那个人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 “灵魂伴侣”: 一屋两人, 三餐四季, 狗在跑, 我在闹, 他在笑

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里,大约 75% 的人也都相信,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一定有 “对的人” 等着自己。

我们在内心设下一个理想伴侣的模样,期望彼此的关系毫无冲突,相处起来多么得舒服自在。

我们的想法相近,总是懂得对方的语言,知道彼此内心的想法,一切都刚刚好的存在着。

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但当深入相处与了解后,生活呈现了每个人真实的多个面:不良嗜好、改不掉的习惯、无法一致的三观……我们可能就会像小米一样,感到崩溃。

甚至会觉得,原来自己其实是遇到了错误的对象。这太糟心了。

于是以为,只要一直等,一直换,一直寻找,就一定能找到这个“对”的人。

可遇而不可求:世上本没有“对”的人。

心理学家指出,相信“灵魂伴侣“的人,在感情上较倾向不做出任何努力去解决问题,当遇到困难时,便归咎于对方不是“对”的人,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结束关系,继续找寻下一段恋情。

因为太过相信“对的人”、太过相信 “灵魂伴侣”,反而在爱情里产生惯性盲点,错失了真正与他人交往成长的机会。

扎心真相便是:这世上本就没有“对”的人。

  • 一味追求对的人,只会遇到错的人。

心理学界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叫做白熊实验。接受试验的每个人在不提示白熊的情况下,都没想到过白熊。但一旦心理学家给试验者们提出:不要去想白熊。结果大多数人,脑海中都会出现白熊的形象。

白熊实验所揭露的心理学现象就是:

如果你越不想让某样东西,它偏偏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如果你试图驱赶自己这个想法,它反而会更加强烈的回到你的思想中。反之你越是努力追求某样东西,它的反面就会更加如影随形的跟着你。

越是在乎“对”的人的特质,内心预设的那些 “不对”的“梗”,就会像根芒刺一样越发凸显、尖锐,如影随形的跟着自己。

身边出现的人,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大多数也就自然而然得“被”具有了这些自己并不满意的特质。

内心一旦执着于“对”的人, 就很容易忽略现实,一心想要实现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关系,而无法理性的去维系一段关系,总是容易放弃经营,转而寻找快捷满足的方式

心理学中,大量研究都发现,那些相信缘分天注定的人,爱情中更容易出现危机。他们在一起很快,分开更快。

于是,不断寻找新的伴侣,不断发现缺点,不断分手,在爱情里从来不成长。

就这样,可能已经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如开篇提到小米那样,从来不从失败的关系里找到自己的原因,只是一味追求那个“对”的人,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遇到的,只会是错的人。

  • 今天是对的人,明天就不一定了。

20岁爱上的那个人,30岁还会爱上吗,真的就不一定了。

爱情是一个动词,关系是一个动态。

人的需求、认知、情感、思维、行为都会随着年龄、环境和社会进程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婚恋观念的改变而改变。

今天是对的人,明天就不一定了

《亲密伴侣》中指出:

亲密伴侣们时常说的那些当初让他们彼此吸引的特点,往往就是后来在两人的关系中被认作冲突根源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那些“吸引人的”特点被重新贴了一个标签,变成了伴侣身上令人难以忍受的坏东西,被看成了他或她有问题的、负面的个性和行为。

比如:你爱上的是他的温柔,那么,很可能你会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

你爱上的是她的活泼,也很可能会觉得她“罗嗦”“幼稚”。

深层次分析,这其实就是叔本华提出的爱情钟摆效应

他认为,愿望的实现很快就产生饱和,目标只是形同虚设,占有一物便意味着一物失去了魅力。”

欲望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的满足却总是暂时的、有限的。当愿望满足、幸福旋即消逝之后,新的欲望就会继之而起。

这其实也验证了一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基于人性对于欲望的沟壑难平,如果放弃经营和制衡,今天你眼里的“对”,也会成为明天的“错”。

  • “远”看是对的人,“近”看就不是了。

现代社会的一些婚恋现象并不陌生:

闪婚闪离,婚姻就像玩游戏一样,闪电般结婚,闪电般离婚;

婚外情中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人,真正结合后,变得怒目相向;

相亲大会里的一见钟情,在现实生活里,会发现对方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瞬间就后悔了。

……

喜欢一个人时,这个人浑身是光。这就是著名的爱情心理效应:晕轮效应。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晕轮效应”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一美遮百丑,它会扩大一个人的优点或者缺点,让你无法真正的看清楚一个人,从而失去最基本的判断。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

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

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 志趣不同。

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

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

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你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事实。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主观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很多时候,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我们只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

“远”看是对的人,“近”看就不一定了。三毛说过的,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

不要被“远远”的光环所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去看待,深入去了解,才能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

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 去“养成” 一个“对”的人。

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灵魂亦处于封锁状态,深层的自我意识未被唤醒,并未真正意义上学会爱与被爱。

如此来说,即使遇到灵魂伴侣,那又怎么能够感受、体会得到呢?

与其寻寻觅觅去“遇见“那个对的人,不如全心全意去“养成” 一个“对”的人。

  • 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一个人格稳定,内在成长成熟,自我认识彻底的人,亲密关系的经营会事半功倍。

当然,没有人在遇见之初,就能成为这样的人,但TA应该具有某些方面的特质,是后天可塑的。

心理学里有个经典的性格理论----大五人格。主要包括五个维度: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对于艺术、情感、冒险、不寻常的想法、想象力,好奇和各种各样体验的欣赏;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一种显现出自律、负责任并且以成就为导向的倾向;有计划性而不是即兴的行为;

外向性(Extraversion):有能量,积极情绪并且寻求刺激和他人的陪伴;

宜人性(Agreeableness):一种富有同情心并且愿意跟他人合作,而不是怀疑或者抵触他人的性格倾向;

神经质人格(Neuroticism):一种比较容易体验到消极情绪的性格倾向,比如愤怒、焦虑、抑郁或者是脆弱;有时候被称为情绪不稳定性。

心理学家在他们做的长达20年的研究中发现:

大五人格在30岁左右就变得比较稳定,并且很难改变(婚姻无法改变),但是婚姻的质量却被大五人格深深的影响!

那些低神经质人格(情绪稳定)、高自尊、高宜人性、能良好的应对压力、安全依恋的、尽责的人会发展出更好更让人满意的亲密关系。

所以选择伴侣时,擦亮眼睛,对比这五个维度,然后寻找具有这些特质的人,会让以后亲密关系的经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同理心大于苛责欲。带着好奇,放下自我防卫和必须要赢的心去探索对方跟我们的不同,理解对方故事背后的脉络。

婚恋专家认为,“互责型”相处模式,是亲密关系的头号杀手。

就像两只蜗牛,都想伸出自己的触角,尝试交流,但是遇到了苛求与指责,就失去了安全感,选择了退缩与封闭。

一旦这种行为变成习惯而根深蒂固,就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恶性循环,也就是《亲密关系》一书中所说的权力争斗:

——用攻击和发怒来麻痹痛苦。

——用冷暴力(情绪抽离)来逃避痛苦。

——扮演“受害者”来被动攻击对方。

一旦有了指责的“心”,就没了沟通的“欲”。

而直面问题的做法是什么呢?

那就是抱有同理心,放下立场“共感”与共情”对方的立场,自我觉察这些反应背后的行为模式和内心渴望:

1)我真正想要什么?

2)有没有什么误会是需要澄清的?

3)伴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4)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否似曾相识?

5)伴侣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6)伴侣的感受是怎样的?

7)我们的矛盾分歧真的有那么不可化解吗?

……

只要你安静几秒来思考,你的情绪强度就会减弱,当你思考完类似这样的问题后,有可能你就平和下来了。

当双方都能够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情绪,去找到情绪背后的认知和想法,然后摊上台面来谈谈,双方就能感受到彼此的痛苦,察觉到彼此在成长中带来的烙印,从而便于更好的解决问题。

  • 内省力大于抓取心。不妄想从两性关系中满足自身所有需求,而是花心力解决自我冲突,寻求内在和谐。

我们寻找所谓的理想伴侣,最初的愿望,都是想满足我们内在的需求,填补我们的情感空洞。

但遗憾的是,这是一个幻觉。

英国作家德波顿说过:我们每个人都被生活伤的体无完肤,并且每天还要收拾起心情迎接新的打脸。没有人生来为了安慰、理解、填补其他人而存在。

深以为然。只有将向外苦苦抓取的那只手,收回到你自己的世界里来,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我们对于我们已经能够抓住的期望担负责任;

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消极情绪反应承担责任;

我们为我们的不安全感承担责任;

我们为我们隐晦的心情承担责任。

当意识到责任在于自己,懂得内观自己的时候,改变就开始了。

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里就蕴含着自己圆满的密码:

将目光回到自己身上,看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及过去的行为模式,与自己建立起灵魂关系,察觉每个问题背后的礼物与经验,不再一味的外求

去遇一个“对”的人,不如花心力把彼此“养成”对的人。

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

亲密关系也是一样。重视之切,则为之计一生

高维度的亲密关系,就是凡事想对策,而不是凡事想退路, 直面问题与痛苦,给它空间,并从中获得智慧, 心灵的锻炼也和身体的锻炼一样,投入越多的时间和心思,越有收获。

用爱的基础构建成长型的恋爱观:以成熟的心智,理性的头脑,温柔的姿态,自律的习性,彼此构建、彼此创造、彼此成就。

最终让关系越来越深厚,两个人真能一辈子。

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人海,放弃不断寻觅、而是一起成长,才是走向灵魂相遇的正确道路。

婚姻 / 期待 / 养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