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华民国 > 清朝 > 明朝 > 元朝 > 宋朝 > 十国 > 五代 > 唐朝 > 隋朝 > 南北朝 > 晋朝 > 三国 > 东汉 > 西汉 > 秦朝
  • 精选
  • 会员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2020年2月6日  来源:趣谈唐宋元明清 作者: 提供人:tuili29......

导语:郡县制起于春秋,用于战国,兴于秦汉。一种制度的崛起,绝不是生活状态的改变,而是整个帝国的大洗牌。在这场洗牌中,有人受益,有人受损,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帝王考量?而郡县制的皇权集中化又是怎么一回事?汉帝国究竟在忧虑什么?最终又为何将郡县制完整的继承下来?汉朝之后的政治制度又是如何运作的?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来揭开历史的帷幕,细细的窥探下吧!

郡县制的横空出世

郡县制起于春秋时期,终止与隋唐时期,唐朝乾元元年郡作为一个专属统治权限彻底消失在茫茫历史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州。也就是在公元758年,郡县制彻底消失,转而代之的为州县制。那么,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700年这将近千年的时间里,华夏土地究竟经历了什么?统治制度又为何出现翻天覆地的大转变?这一切还得从郡县制的崛起说起。

在古代继承法尤其是血缘继承法之后,郡县制慢慢登上历史舞台。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和楚国分别使用了郡制度和县制度。而秦帝国重用商鞅的那一段时间里,郡县制彻底运转开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包括秦始皇在内的秦帝国大部分帝王(只有三任,最后那一位还是个娃娃)都发觉:郡县制非常好使,而且对于维护皇家尊严有着妙不可言的功效。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郡县制体现了古代中央集权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在秦汉时期被大肆运用起来

郡县的各级长官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并且全权交由皇家任免,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变革,因为自此之后的帝国权力中心,直接由各级州县递交到皇帝手中,维护了封建帝国那至高无上的皇权。

《逸周书作雒》:千里百县,县有四郡!

西周时期对于郡县制度的雏形已经进行过大篇幅的阐述,在郡县制的背后则是权力的无限极中和皇权的过度分散,当这两种现实问题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迸发出诸多矛盾。在诸多矛盾中,最主要、最致命的还是政治问题。而世卿世禄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人的生存需求,更无法满足帝王的直接管控,郡县制的出现,只能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诞生,是一种权力运作后的直接掌控罢了。

秦帝国的郡县制

秦朝的郡县制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最开始的时候只有36郡,这一切取决于秦帝国最初土地领土面积狭小,而且征服其它地方诸侯之后,郡县已经成型,便依照这样的顺序,对于郡县进行简单的划分。

只不过36个郡数量虽少,可麻雀小五脏俱全,每一个郡都设有郡守、郡县、郡监等诸多官职,而这些官职全部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对于整个秦帝国究竟有多少郡县,或者说有迹可查的郡县,并没有明确记录,因为整个秦朝历史当中,与36郡相关的实际资料只有正史史记,没有地理图志,而从一些民间野史当中能够发现秦帝国除了这36郡之外,还有另外的4郡,也就是40郡,当然也有48郡的说法。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秦制满万户以上设县令,不满万户设县长,为一县之首!

在整个秦帝国当中,郡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势力和地方的执政长官,有着很大的权力,可是与之前的诸侯相比,权力却少了很多。分封制和世袭制度至此开始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郡县制完全是通过考核制度和检察制度来对地方上的政权和势力加以管控。

而秦朝也在似有似无之间,创办了这样的一个历史奇迹,并且一直延续下来,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有,叫做:年终考核。秦朝的年终考核并不是在年末,而是在每年的秋冬两个季节各地的长官必须向中央朝廷统一汇报这一年的政绩、执政情况、执政条件、民间生活状态和水准以及郡县的总人口和所应对的一些紧急困难、即将应对的紧急困难等等等等。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而秦帝国将会按照地方官员上交的数据,对于各级官员进行一个评定分为优、良、中、差四大等级,这样的评定直接关系到官员日后的晋升,也关系到官员的未来。而在统一汇报的前提之下,每年朝廷也会自上而下的进行系列检举和监督政策,由上级官员进行随机抽查,表现优异、情况较好的给予升职和重用,如果表现特别差劲,则会免除官职,甚至还会有牢狱之灾。

为了保证政令的统一规划性,为了贯彻中央从上级到下级到全部权力和命令能够统一服从和统一管理调度,郡县制在秦帝国时期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大一统的推进,并且彻底抵消了之前分封制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力。而郡县制的出现则直接结束了地方分权,变成了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此之后将近2000多年的时间里,封建统治下的政治制度尽管变化莫测,可绝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以郡县制作为一个主体,在郡县制的依托之下,进行一个大帝国的建筑。这一点尤其是在明朝和清朝时期,郡县制所带来的皇家集权被演绎到了极限状态,并且皇权真正做到了说一不二和一言九鼎。更为可怕的是整个皇权成为了一切合理和不合理的所有权力的最巅峰状态,没有任何一种权力与皇权做甚至比最开始的时候进秦帝国斗争,因为在明朝之初就已经没有了宰相的职位。

而清帝国时期所实行的军机处跪地听皇帝宣旨,也再次削弱了除皇权以外的所有权利,伴随着清帝国最后的发展演变,整个皇权统一集中到了龙椅上的那个人,以及最后期的慈禧大妈身上,这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因为没有分权的皇权往往会意味着权力自身背后所带来的肆意妄为。

万幸的是封建帝国所谓的巅峰时刻,也代表着在巅峰之后的急剧下滑,在此之后的不久,八国联军将会叩开北京城的大门,并且将中国由之前的封建制度变成彻头彻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在之后的军阀割据,清帝国彻底泯灭,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沿袭了华夏帝国将近两千年的以郡县制作为主体的制度也将会彻底消散。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汉帝国的顾虑

公元前202年,华夏土地上又一个伟大的帝国崛起,伴随着这一个伟大帝国的崛起,与此同时在北方出现了一个极不好的邻居,它的名字叫匈奴。而这个伟大帝国就是汉帝国,汉帝国诞生于公元前202年,消亡于公元220年,是秦帝国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

汉朝建立之初,整个国家的发展走向出现两极分化,那就是国家的整体制度究竟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当时的争吵超乎了刘邦的想象,甚至比最开始的时候进攻秦帝国夺取大汉天下还要激烈,因为所有的官员几乎站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要么是完全支持分封制,要么是完全支持郡县制,刘邦左右犹豫,不知所措。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在任何一个帝国的心目当中,郡县制都是作为统治这个帝国的自由选择,因为郡县制不单单是一种制度,还代表着皇权的绝对意义集中。可是汉帝国最大的忧虑完全取决于秦帝国,这个最为短命的帝国,一个仅仅存在15年的帝国,一个只有三代皇帝的帝国。

秦帝国是第一位将郡县制完全取代分封制的帝国,可是从那之后,整个秦帝国的发展方向并没有完全按照秦始皇的预料进行一个良性发展,反而在很多的奸邪小人暗中指使之下,整个秦帝国的发展走向了下坡路,并且在短短的15年之内就已经出现了诸多骚乱以及大逃亡甚至最终的叛乱,直到刘邦完全击溃秦帝国的都城,并且彻底消灭了秦帝国。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兆头,一旦汉帝国完全继承秦帝国的郡县制,是否又会变成第二个秦帝国,整个帝国建立15年之后,又是否会进行另一次消亡,这正是刘邦所担心的,毕竟一个新的制度才15年之内就已经遭到了无情的打压和粉碎,谁也不能够做出具体的决策来验证这个制度在15年之后发展走势如何。

在刘邦左右为难,自己手下的三位谋士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见解,而刘邦在进行仔细分析之后,终于决定要建立一个与秦帝国完全相似的郡县制度。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整个秦帝国之所以如此迅速的消亡,整个秦帝国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完全是秦始皇灭六国之时所带来的公愤以及秦始皇对于百姓的无限度的压榨和自家倒霉孩子丝毫不顾虑自家父亲给自己留下的祖产和赵高在其中的暗中作梗,才有了清秦帝国的末日。

刘邦有信心,在自己以及整个大汉臣子的相互帮衬之下,将会建立一个全新的帝国。更重要的是刘邦与秦始皇有着相同的野心,他们都有着最终的目标,那就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完全拥有自身权力的帝国。只不过这个帝国改头换面,并不是秦始皇专属而是刘邦专属罢了。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正是在刘邦以及自己的谋臣似有似无的作用之下,郡县制得以延续下来,而郡县制在未来的若干年之内,都将会发挥出无穷尽的影响,给整个帝国带来诸多有利的一面,与此同时自然而然的会带来有害的那一面。

汉帝国的郡县制

曾经见过一些野史,在野史上有过这样的记录:汉朝完全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并且按照秦帝国郡县制的顺序依次发展下去。这样的言论可能有些荒谬,因为整个汉朝继承秦帝国郡县制的同时,是继承与发展的同步进行,既有秦帝国郡县制的影子,又有自己郡国制的影子。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汉帝国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进行了另一个伟大的创新,而这个伟大的创新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那就是最为知名的封国制,封国制包括王国和侯国。众所周知的萧何、韩信等大臣在帮助刘邦建立大一统的汉帝国之后,被封了侯,甚至被封了爵位,而且这样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只不过韩信在此行列当中混的最为憋屈,还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和政策,就被吕后暗中杀害。整个东、西两汉时期都是中国两种制度并存,并且以秦帝国流传下来的郡县制作为最优先的一种制度,而与此同时,所谓的封国制与之前的分封制有着很大的差距,最主要的一点是封国制当中任何一位官员的任用和罢免的权力绝大多数是由刘邦以及汉帝国的历代皇帝所决策的。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

封国制尽管表面上来看是分封制,可是实际上依然是最为出彩的郡县制,只不过在郡县制的表皮上,给了诸多诸侯王的更多的权力。封国制从某种原理上来讲,能够继承的最大化和最为光辉的时刻是在明朝崇祯年间,因为根据历史记载,明朝崇祯年间,朱元璋的子孙已经达到了百万人口这样的一个可怕数字,而在这百万人口当中又有数不尽的诸侯王和爵位是可以传袭下去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极其可怕的原因导致了整个明帝国财政短缺,为明帝国的灭亡埋上了伏笔。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从表面上来看,汉朝初期的封国制,对于整个汉帝国的建立,有着很大的好处。最起码维持了稳定的局面,让诸侯能够为自己效力。有趣的是刘邦在与项羽进行那场撼世大战的时候,曾经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而在汉帝国建立之初,为了将权力回流,同时为了让自己的汉帝国更加稳定,一口气又分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异姓诸侯王与同姓诸侯王之间,相互牵连,谁也奈何不了谁。待大汉帝国完全稳定下来之后,刘邦又将手伸向了异性诸侯王,并且对他们进行了血腥的屠戮和残忍的碾压。当所谓的七国之乱彻底平定之后,封国制完全由中央进行任用和罢免,所谓的异性诸侯王,已经名存实亡,只剩下一个收租税的权利。

在汉景帝时期出现太守的职位,而在王莽执政时期又出现了另外两大职位,只不过在东汉时期依然恢复到太守的职称。表面上来看,太守制度已经完全取代了郡县制,可是这一切只是表象,在背地里无非就是改了个名字罢了,郡县制在汉帝国尤其是汉帝国的中期和后期,依然在继续传承着。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太守职管一郡民政、军事!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郡县制已经渐渐分崩离析,因为整个帝国发现,与其郡县制横行,道不如州、郡、县三级统治制度进行一个同步发展,这样的话更有利于皇权的直接管控以及皇帝对于权力的直接调度指挥。

权力转移分析

秦朝之初的郡县制,重点在于培养郡而不是培养县,郡的优先权是在绝对意义上的优先,并且记录在册,被后世所记录。

在汉武帝时期,整个汉帝国与北面的敌人展开了一场长达二十余年的战争,在此次战役之中,无数的百姓被派往前线,无数的粮草源源不断的运送到汉帝国的边境甚至边境以外的数十里数百里的地区,而这些粮草维系了整个汉帝国的军队,让整个汉帝国的军人和士兵能够安心作战。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这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事件,是汉武帝一生当中所能够起到决策性作用的诸多战役当中的一场,可正是这样一场不起眼的小战役,却能够显现出郡县制由国家统一调度统一指挥所能发挥出来的重大重大能量。

整个帝国迅速运转起来,并且在迅速运转的同时直接由一个农耕国家变成了一个战争机器,无数的粮草,无数的铁匠铺同步运转,并且向战争前沿源源不断的发送诸多物资和诸多的粮草军械。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而从秦始皇执政时期的分封制变为郡县制再到汉帝国时期郡县制的延续以及分封制的名存实亡,表现出来了历朝历代帝王之间对于权力的争夺和权力的向往,任何一个帝国、任何一个有着长远目光和长久考量的帝王,都绝对不会允许过多的权力下放,一旦权力下放往往意味着帝国的运转将不再是个人所说了算的。

而整个封建帝国历朝历代,唐宋元明清等按照时间线发展下来的国家来用规律来看他们所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尽最大可能将权力集中化,这件事情尽管表面上来看,并没有大家想象的这样迅猛和迫不及待,可是实际上它们的发展速度、发展规律和发展规模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极其可怕的状态。

而帝王之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权力的平衡:大臣之间权力的平衡,帝王之间权力的平衡,后宫嫔妃和太监之间权力的平衡,更重要的是皇权以其他所有权力的总和进行一个权力平衡,与此同时皇权必须要牢牢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指挥调度其他所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维系皇权的绝对意义稳定。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假想,而假想的前提就是皇帝必须足够贤明,皇帝必须足够睿智,皇帝必须足够为百姓们的安危考虑。与此同时天下必须风调雨顺,天下必须一片祥和,这一切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所以历朝历代任何一位皇帝在执政的时候总是会出现麻烦不断、困扰不断等诸多尴尬场面。

而在这诸多尴尬的背后则更加考量一代帝王、一个皇帝在面对执政危机,在面对一切所有外来危机的同时,所能够采取的最有效、最有力、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一旦解决方案没有达到民众的需求,则极有可能出现第二个刘邦或者第三个刘邦来推翻这样的统治政权。

汉帝国之后,郡县制尽管名义上不再存在,可是实质内容依然是皇权的不断集中,地方权力的逐渐丧失。至于隋唐及以后的历朝历代他们的权力分封将会演变成另一个样子,可是外壳虽然变了,但权利集中的实质并没有任何变化。

解析丨郡县制的权力再分配,帝王权利的再度集中化

大一统 / 郡县制 / 权利集中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