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二十四孝”真相--选官制度下的戏精

2020年2月3日  来源:凉州七里 作者: 提供人:fanya66......

真相--选官制度下的戏精

接前文所言,“二十四孝”人物的出场其实跟社会的推崇点息息相关。

在上古的以“德”为先的“推选”阶段过后,夏禹父子建立了家天下,随之带来的是各个阶层的世袭,至春秋之前普通民众上升的几乎被锁死。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春秋松动了社会基础,而战国持续混乱的升级导致对人才的需求激增,从而出现了“士”这一阶层,不管是鸡鸣狗盗之徒还是智囊级人物,不少都有过当“门客”的经历。战国时期没有“二十四孝”人物绝非偶然,诸如吴起、范雎之类的士人都有过道德上的瑕疵,但当时都是顾不上这些的。

何况当时儒家虽然也是显说,但只是列国装点门面的表面文章,离深入人心还差得远,而法家向来只强调手段和刑罚,管住人即可。

而秦汉开创的大一统消灭了“士”阶层存在的社会基础,唯有“习得文与武,售与帝王家”一条上升途径可取。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当官呢?

数据上看,从两汉(含三国时代)和魏晋是孝子辈出的高峰,这其实与当时的社会选官制度息息相关。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高帝求贤诏》

刘邦看着朝堂上出生义军的草头班子们摇了摇头,转而要求各地推荐“称明德者”(有美德和美名者)入朝为官,不得推辞。后来演变出一个名为“孝弟力田”的制度,即将孝悌和耕田出众的两类人选任为官,到汉武帝时终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察举制”。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曹操也是孝廉出仕

“察举制”主要分为孝廉、茂才、贤良、方正和文学科等科目,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孝廉科是基础和海选,而茂才科更注重被举荐者的能力,贤良等则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的上升途径。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以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为举荐对象,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之所以被后世当做举人的雅称,是因为二者的身份都意味着当官的资格。两汉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但事实上,孝顺肉眼可见,但廉洁与否就要等当了官才知道了。且不管是孝廉还是贤良,缺乏正规的考核机制而依靠人为推荐的话,在投机分子眼中都满是空子。

第一是裙带关系。举荐人才的权力掌握在王侯到各级官吏的手中。这种政出多门的“官人法”很容易沦为官吏们拉山头的“养士”之举。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三国袁绍所言之“吾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就是靠荐举权打造的派系。

第二是标准主观。以德为先的官吏选任标准是没错,但这个“孝”和“德”都是一个主观化的问题,很难成为量化的标准。

科举的发展虽然缺乏对品性的考察,但密封制度发明后某种程度还是保障了一定的公平性,一如今天的高考。

第三是社会导向。两汉的沽名钓誉可谓蔚然成风,推崇孝道的社会风气不小心就会变成各路戏精的舞台。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西汉民谣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西汉不是比孝廉,更像是比惨

比如西汉的赵宣,在父母去世后他足足守了20年,地方上争相传颂他的孝道。后来这件事情传到了陈蕃那里,陈蕃感其孝德而接见了他,但寒暄之间,知道赵宣的5个孩子都是在他服孝的时候生的,这不禁使陈蕃勃然大怒,一查原来这厮在墓边另造一地下室瞒天过海。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道德经》

老子说的非常透特,并非要对贤人的不尊敬,而是不要去有意识创导某种东西。但既然察举制度则给人画了一个入朝为官的大饼,也可以为在位官员带来巨大的名望和好处,那就无怪乎这些人争先恐后了。

就这样,两汉和魏晋占据了“二十四孝”一多半的名额,一方面是察举制度在社会上造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另一方面则是整个社会都刻意而为之的表现,以至于贤人不少,王莽这样的伪君子也不在少数。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涌泉跃鲤

两汉及魏晋的孝子中不乏出仕者,比如王翔、江革等,社会充满着对他们的称颂,哪怕名声再好,究竟如何也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察举制度还有一个毛病就是“马太效应”,当举荐贤良的功能弱化之后,势必为成为一小部分人固定上升渠道,那就是世家大族。曹丕为谋求世家大族对于篡位的合作制定的“九品官人法”,则彻底将用人权垄断与新生的士族阀门之下。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尝粪忧心

因此到了阶层严重固化的南朝,就只剩下一个“尝粪忧心”的庚黔娄了,而且是士族门阀的代表,我们姑且认为他是发自本心的孝顺吧。而这个时期平民孝子的严重缺位也体现大众的观点:再出色的演技也不能“演而优则仕”了。

再往后科举成为了主流,演技派也都被看透了,也不需要这些无谓的表演了,该孝顺的回家孝顺,最多挂个有名无实的牌坊,不孝的也最多遭受些谴责,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真正的演员--“卧冰求鲤”故事新编

将眼光切到最最有名的“卧冰求鲤”,说来这样的违背物理常识的蠢事居然有人干,甚至有人专门负责记录还载于正史。

但在笔者眼中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

听说隔壁那个小伙子要去“卧冰求鲤”,我觉得肯定是有病,不然怎么可能嘛。

然后这人又回来了,还带着一尾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吃惊之余笔者追问来历,对方开心地告诉我,我刚刚躺下,这冰就自己化开了,这鱼是自己蹦上来的,想必是有神灵庇佑吧。

我又不甘心地追问,冰化开了您没直接掉窟窿里去啊?对方尴尬的笑了笑,还好我反应快。于是我笑了笑,好吧,你说的都对。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

我想,这人家里穷到连把破冰的锄头都没有,想必也不至于请人现场验证,当时也没有可供自拍的手机,姑且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于是再后来,“卧冰求鲤”的事迹就广为流传了,郡守听说治下有这么孝顺的人,那肯定是我教化有方,于是将他推荐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并向京城打报告。

再后来,这个人就成了“廉孝”,可以当官了。皇帝的征召都下来了,我这位傻乎乎的邻居竟然以奉养老母为名不接受。这个傻孩子哟,难道他不会将母亲一起带去享福吗?什么,是母亲不同意?要是我能养出这么个出息的儿子,肯定不能让他这么不顾前途地待在家里。

总之,这事就这么耽误了二十年,邻居小伙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因为历任郡守的三顾茅庐和皇帝的屡次征召而名声更显,直至老母亲去世,他才不情不愿地接受征召。

小伙子已经成了中年男人,此时出仕起点不光低还很晚,但是这些都没关系,他短短十多年就从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这位就是名利双收的西晋王翔。

“及高贵乡公之弑也,朝臣举哀,祥号哭曰“老臣无状”,涕泪交流,众有愧色。顷之,拜司空。”--《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不小心哭成了司空

原来是这么升上去的,看来当朝的司马氏并不是什么奸臣,还知道推崇忠于“昏君”的老臣,可能是曹髦的不对吧。可是,为啥他还要接受呢?再怎么说君王不是等同父母吗?

作为邻居的我则眼镜碎了一地,原来还可以这么玩,早知道我也可以位列三公啊。

数据分析:原来只是一本宣传册

这部跨越年代,来源广泛的人物合集是中华传统孝道的代表人物,这里笔者结合正史做一个数据分析。

1.时代背景

元朝人编写的资料,几乎全部来自有点远的古代(相对成书年份而言),其中上古1人,春秋6人,两汉9人,魏晋4人,南北朝1人和唐朝各1人,北宋2人。

除去上古远不可考的因素,人数上大抵前多后少,这跟笔者对于察举制度对社会导向的影响分析相符,也跟顾颉刚先生说过的某句话不谋而合。

“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顾颉刚

2.人物出生

其中孔门弟子3人,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子路、曾参和闵损,天子代表2人(汉文帝和帝舜),道家代表2人(老莱子和吴猛),诸侯一人(郯子),平民8人,其余均为世家子弟或者官场人士。

时代催生的戏精秀场--细思恐极的“二十四孝”

既有儒门高人的以身作则,也有皇帝的身体力行,来自士农工商学官贵和皇帝等各个阶层的代表也都有,某种程度体现了现象的普遍性和道德理念的深入人心,同时也暗合宣传工作的要素--大合唱的话,自然一个都不能少。

3.真实度

“二十四孝”的人物和事迹载于史册的人物,或缥缈于传说,或言之凿凿,或有怪力乱神之语,从求真的角度而言,大多数事迹都值得推敲。

见于正史者居多,比如蔡顺、陆绩和庚黔娄等,甚至王翔和姜诗的神话色彩故事也包含在内,传说中的有帝舜和老莱子,神话色彩浓厚的有董永(仙女下嫁一个月的那位)、郭巨(载于《搜神记》)、丁兰(仅见于二十四孝的孤例)。当然也有前后矛盾者,比如郯子一说他家贫母病,后又说是郯国国君,孔子之师。

在元代之前并没有过一部专门整理的孝子文献,而“二十四孝”的故事组成和来源来看,并不像一本精心制作和严密考证的专注,拼凑和牵强十分明显,体现出一种刻意为之的做作和虚伪。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南宋.朱熹

孔子一定不会认同这句话,但结合南宋理学蓬勃发展之后的社会价值观认同来看,《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当定性为是一部理学思想主导下宣传“正能量”的画册兼诗集。

孝道 / 关爱 / 愚孝 / 二十四孝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