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朝 > 十国 > 五代 > 唐朝 > 隋朝 > 南北朝 > 晋朝 > 三国 > 东汉 > 西汉 > 秦朝 > 周朝 > 东周 > 春秋 > 管仲 > 韩非
  • 精选
  • 会员

转型时期的沟通困难——说难

2019年11月17日  来源: 作者: 提供人:soucai22......

3,说难

《说难》篇是最显韩非功夫的一篇文字,充分体现了韩非那的入骨的洞察力和残酷的表达力。《说难》是《韩非子》中的一篇招牌文章,仅凭这篇文字,韩非就超出于一般人类,但却没有成为神,就他的特质而言,应该归入魔鬼一类。同样是研究沟通,相比于《鬼谷子》的深奥而费解,《战国策》的辽阔而迷茫,《说难》在广度、深度、连贯性上都达到了新高度。此篇文字给人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而是叹为观止、欲罢不能。如果再仔细琢磨便会物我两忘,迷失在沟通的玄妙世界中。

沟通的途径非常多,有声音、文字、表情、动作、还包括沉默,沉默也能沟通?当然, 意味过于深长的时候大概也只能用“此处无声胜有声”来表达了。如果把沟通看成一个参数,那么它受数目不详的变量的影响,而且沟通好坏的标准很难由别人来确立,正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谁也不是当事人肚子里的蛔虫,受用不受只有别人知道。孔乙己见了刘秀还有可能得到九文大钱的赏赐,如果见了刘邦,大概就得贡献出自己帽子被用作夜壶。沟通的困难不是由沟通自身造成的,而是来自于人性的难以琢磨,所以韩非说,沟通的困难不是事情没有道理,也不是我没有掌握事情的道理,而是我所说的道理是不是正好在此时此刻以此种方式适合听我说话的那个人。了解说话对象的表达习惯、情绪反应、知识结构、禁忌与兴奋点等等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善说者必知人。

在韩非子的语境中,一般来说,进言的是臣下,听言的是君主。这与我们平常的沟通有点不同,在一般的道德教导中,一方面要求说话着会说,另一方面也要求听话者会听,听说两方同时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沟。由于臣下与君主的地位有差别,所以君主没有义务去体谅臣下的心理,他端坐在上面,手中握着既能将进说者捧上天,也能将进说者打入地的权力,完全能够凭个人喜好有选择的听取。韩非所谈论的沟通更像是应聘者对招聘官,下级对领导,销售人员对采购经理等诸如此类以小说大,以下说上、以贱说贵,以价值链下方说价值链上方的情况。

沟通从来都不是一门精密的学问,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除非有一天人变成电脑,到那时候用0,1进行沟通,大概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只要人还具有灵性,沟通就永远充满变数。世界上的事物不怕规律太多,就怕规矩太少且不确定,所以成功的律师要远远多于成功的股票交易人,优秀的销售员要少于优秀的工程师。沟通离不开语言,其自身又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沟通中有万种风情,语言只能浮光掠影。一个善于沟通的人无论对沟通多么有心得,一旦开口描述沟通,就会发现自己错了。“道可道,非常道。”有限的人造言语与无限的真实存在相比总是显得苍白无力。韩非的论述和举例最多也就是沟通世界中粗略的几条轮廓线,要得到清晰的图案,除了用脑子思考,还需要用心灵来感悟。在大脑的领域,我能说出一箩筐的道理,但对于心灵,我却无能为力,因果律在此处完全失效。

如果有人不服气,出来反驳我道:照你这么说,市面上那些教人沟通技巧、口才学,办事心计的书岂不都成了废纸,如果他们都成了废纸,你要讲的《韩非子》又算作什么?哎,关于沟通,我越是思考,就越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沟通的方式千变万化,书中的每条规则都是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内成立,一旦超出于这个范围就是另外一条规律,而且这些规律经常是矛盾的。如果单看规律,则让人无所适从,如果结合具体情况来谈,又非文字说能穷尽。那活的灵魂总是像鱼一样游走在文字下面,所以你的心灵应该像水一样澄澄湛湛,活活泼泼,这样才能装下鱼。如果你心灵偏狭,又急功近利,妄图一把将鱼抓来,结果那鱼总是一扭身子从你手指间滑走。

还是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文章。仅从文字来看,此篇结构严谨,上下层之间衔接有序,先是摆出难点,提出重点,然后列出注意事项,再给出解决方案,进而举例说明,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嗯,好熟悉的文章结构,有点中学时代初学写议论文时的感觉,那是老师经常这样将范文大卸八块,然后让我们如法炮制。

难点如上一篇文章《难言》所言,沟通的困难不是自己没有清晰的概念,也不是自己不具备表达的能力,而是实在不知道那个地位比我高,权力比我大,能够实现我请求的人对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感兴趣。因此,沟通的重点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有求于人嘛,就得投其所好,按人家喜欢的方式说话。

社会是由大大小小的圈子,每个人生活在一个或几个圈子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同的圈子也有不同的文化、交流方式和心理状态,圈子与圈子之间的隔阂有时候大的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且每个圈子的人都固执的以为自己的方式是对的,而总是对其他圈子的人嗤之以鼻。生活在中下层体力劳动者中间才知道,几十块钱就会造成头破血流;有产阶级眼里房子的大小,车子的牌子,是关乎面子的大事情;文人的圈子里,名头很重要,物质倒是其次的;在武人的圈子里,因义气争斗天经地义;在官僚里混,才知道听话要听潜台词,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在技术人员眼里,科学、技术、数据、原理等在旁人看来枯燥无味的东西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接触了小资才知道咖啡一定要喝现磨的方显品位;在脂粉圈子里,才知道如果两人在公开场合碰巧穿着相同款式的衣服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邻家的好女孩会为一句话感动,而白骨精们连逢场作戏都催人泪下;田间地头的谈话总是那么浅显易懂,权力高层的谈话总是像打机锋。传统大户人家要求孩子守规矩,懂礼貌;现代小家庭更注重孩子的个性与发展。《傲慢与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百年孤独》并非南美洲专有。

古代社会虽然不如现代社会细化,但圈子照有,圈子之间的隔阂照样存在。法术之士游走于诸侯之间,免不了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必须具备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意识。初次打交道,并不了解对方的个性,但对方是什么圈子里的人却很明显。知道了对方生活的圈子,说话方式和话题就能有个大概范围,犯错的几率就能降低许多。红顶商人胡雪研四处行走总结出一条宝贵的经验:找官员办事要找家眷,找同行办事要先讲利益。同样法术之士见君主要以天下大事为主题,对待近臣则应从联络感情或者切身利益入手,见文臣不妨多谈诗词歌赋,见武将则可谈兵韬战略。

上面说的一大堆,只是沟通中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只能对一个人进行大概定位。处世久了,常人也能形成习惯。而怎样对一个人进行精确定位才是高手与低手之间的分界线。同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在脾气、秉性、爱好、追求、气质、素质、思维品质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法术之士作为客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下对那些能够影响他命运的人物一无所知。面对迷茫与无知,草率地进行试错是不可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调查既可以是事先调查,也可以在沟通过程中按预先设定的策略随即进行调查。范雎说秦昭王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调查摸底,最后仅凭一句“天下皆知太后,不知有王”就打动了秦王;商鞅说秦孝公是事先设计好了一套策略,再配以临场发挥,经过三次试探之后在“霸道”处找到了秦孝公的兴奋点。

韩非以独到的笔触从细微分析了沟通错位现象的内在机理。诸子百家的文字大多宏观概要,具有这样分析力的文字在那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人生在世,取舍万千,有的人追求“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人追求的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你跟文天祥、于谦谈论如何买房置地,吃喝玩乐,只能受到鄙视,你跟胡二世、阿斗之流聊天下大事、建功立基本上要遭遇“王顾左右而言他”。不管怎样,这至少是表里如一的表现,更多的做法是表里不一,有的人喜欢表面上唱着忧国忧民的高调,心里想的却是食色性的追求;而有的人呢,表面上吃喝玩乐,贪图享乐,其实内心想的是建功立业,彪炳史册。这样的人就比较不好把握了,只能对应的进行沟通。对于前者也同样要大唱高调,但一定要围绕着他的那些不可为外人道的俗追求唱高调,不要担心自己的暗示不被理解,这种人的嗅觉比狗都灵敏;而对于后者,也需要巧妙处置,表面上谈的都是吃喝玩乐等不着调的东西,但要把建功立业的道理蕴涵在在其中,同样不要担心对方听不出弦外之音。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在惊人之前的表现怎么看都像个熊包,但聪明的伍参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下面是一个情景测验,测测你的沟通技巧。

说,康熙除鳌拜之前故意表演的像个纨绔子弟,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搞掉鳌拜。他很需要帮手,对帮手而言帮忙不白帮,事成之后荣华富贵自然不愁,如果你是康熙身边的一个小厮,经过潜心观察,你明白了康熙的心思,决定跟着康熙干他一票。这时晋升机会就在眼前,该怎么表态?假设有两种情况。

(a)“在一个炎热的午后,你不穿上衣,露出一身黑中透亮、亮中透黑的肌肉,脸上挂着一副刚毅的表情,迈着矫健的步伐,就像从天而降的终结者一样走到康熙休息的后花园。此时康熙正在闭目养神,但却感觉到一股强烈气场由远而近,不由的张开眼睛。年纪轻轻的康熙被你帅而酷的表情、充满力与美的动作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竟然顾不得去判断你是不是有歹意,也可能直觉早就告诉他你是自己人,因此只是坐在那里呆呆的看着你。当你发现康熙也在看你,原本刚毅的眼神中流露出忠诚,目光也变得柔和,但决心丝毫没有减弱。你一步步走到康熙近前,双膝跪倒,以沉稳有力的男中音说道:皇上勿忧,奴才愿效竭忠尽智为皇上除奸臣鳌拜,说到“除奸臣鳌拜”你故意将音调提高,似乎要将此时不知何处的鳌拜吓倒在地。……

(b),某天下午,康熙与众小厮刚玩过摔跤,累得满头大汗,正喝茶休息,这时也刚练过摔跤的你来到近前,气喘息息地对康熙道:“启禀皇上,奴才有个好玩的想法。”康熙头也不回,道:“说”。你道:“近日小子们勤加练习、摔跤功夫进展神速,已经能够将中等身材的对手轻易拿下。只是不知如果我们遇到身高6尺五寸,腰围超过三尺,体重超过200斤(*正好是鳌拜的身体特征)的对手,是否能轻易拿下?不如找个胖子练习练习。”………

显然,依(a)种情况进言的你将有可能脑袋搬家,而通过你的脑袋,康熙正好可以实现麻痹鳌拜的目的。依(b)种情况进言的你则有可能被康熙引为心腹。

同样的想法,只因表达方式不同,结果也相差悬殊。你可以完全了解君主的想法,但是千万不要显露出你了解他的全部想法,君主如果觉察到你了解了他的全部想法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而君主消除这种不安全感的方式是将完全了解自己想法的人杀掉。但是,君主也有一些不方便明着处理的事情,所以又希望有人能了解他的一些想法,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代劳。聪明一点,又不至于过分聪明;善解人意,又不至于把人看到骨头里,这之间的尺度非常不好把握。在这里韩非给我们上了一堂权力斗争中的涉密教育课。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阴谋阴谋,阴为先,谋为后。保密工作重中之重,事关成败大举,同志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重视保密工作。保密工作内容复杂,泄密途径多种多样,既有故意泄密,也有无意泄密的,因此保密的准则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那些策划决定无数人生命大事的人毫不介意再多杀几人,而这些人很可能临时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死。比如有个大臣像我一样闲暇无事爱侃历史,而且口才一向了得,有很多忠实的听众。某一次就聊到了历史上的宫廷政变,只见他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尽量想将某个政变的故事情节讲得扣人心选,可是他运气实在不好,听众中正好有一大臣正在与人策划一次宫廷政变,此人那敏感阴暗的心理,高度紧张的神经很容易草木皆兵,疑人偷斧,闻得大臣大讲特讲他最不愿让人知道的主题,不由得怀疑他是否已经听到了风声。于是在一个风黑月高夜,刺客遛进大臣的府邸……。这大臣到死都不知道因为什么而死,有时候知识丰富也是一种错,善于表达也是一种错。无意中碰到别人隐藏在心的敏感话题也会丢掉卿卿性命。

接下来的一句非常经典,经典到可以做某些人的人生总结。“彼显有所出事,而乃以成他故,说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所以为,如此者身危。”大意是说,君主表面上说的是这件事,实际上心里想做成另外一件事,进说者不但知道他表面上的所以然,而且知道他内心的隐秘想法,这样的人是危险的。这不就是《三国演义》中曹操身边那位主薄杨修先生的死亡说明吗?最典型的是传军令的那次。

某日夜幕刚刚降临,曹操在大帐中就餐,晚饭中有一道鸡,曹操一边慢慢啃着鸡肋骨,一边思考着近日军情。这时将军夏侯惇来请示晚上巡逻的口号。曹操有感于心,脱之于口,道:“We do chicken right here!”,噢,不是这个。原文应该是:“鸡肋”。主薄杨修得知后,马上明白了曹操的心理,原来主公更在犯愁呢?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杨修先生聪明啊,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但能知还能行,于是传下军令,全军打包,准备撤退。曹操很吃惊,虽然我想撤退,但还没有下令大军怎么就准备开拔啊,难道我用兵真的到了军我如一,意动形随的境界?后来一想,不对啊,如果我真有那么厉害,我应该进攻,而不是撤退啊,一打听才知道是主薄杨修传的军令。找来杨修,当面一问,杨修晃着脑袋,面露得意表情道:“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肉,在此无意,不如早退。”书中暗表,曹操这时可就不高兴了。

曹操为什么不高兴,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难道不是好事吗?这个问题很难讲,君主也是人,是人就渴望被了解,这时人性的特点。但曹操处在权力的最高层,时刻需要耀维护权威,使手下人畏惧。要使人畏惧,仅仅有权力是不够的,还得让权力图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一旦知道君主如何使用权力,对权力畏惧感就消失了。这就好比高压电很可怕,但它严格按照电学规律运行,所以电工一旦掌握了这些规律,高压电也就不再危险,反倒成了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君主手中的权力也是这样,如果君主的脾气、禀性、思维完全被人摸透,君主手中的权力也就不再为人畏惧,反而有可能成为被他人摆布的工具。君主要掌握主动权就不能让他人了解自己,所以很多君主会努力克制人性的流露,隐藏心底世界,露出一副神鬼莫测的面孔,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颇具心机,城府很深等。

知道了君主非常忌讳别人猜透自己的心机,就非常容易理解“夫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于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有人猜中了君主的隐秘想法,暗地里搞活动从中渔利,不幸被外人看不来公之于众,那么此人将会被君主看作是一个知道的太多而应该借机除掉的人。此人的投机意识值得肯定,只是遇上高人,活该倒霉。

接下来,韩非的触角继续深入,触及到了说话方式与君主的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谈话的方式与内容应该随着心理距离的变化相应改变,这几乎是一个普通常识。不但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还要关系处到什么程度说什么话。我们在日常交往中都知道,与陌生人说话要客气一些,否则会被对方认为轻浮;与熟人说话,就应该随便一些,太客气反而见外。绝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少部分人有更深入的认识但不能言,只有韩非说出来了我们平日那些隐秘的感觉。

在关系还不没到特别融洽的时候,谈话内容不宜太深,涉及面不宜太广。尽管进说者经过细致的调查和周密的准备,也要相机而进、适可而止,不可以有什么说什么。八零一代要注意,向领导人进言不是才艺表演,实用有效是第一位的,这里提倡大家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智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食肉者忽悠布衣之士的幌子,谁要是一开始就这么做准是浑蛋。这里面有一个主导权的问题。一开始,君主对进说者并不熟悉,还不确定进说者是敌是友还是奴。在这种心理之下,君主清醒的意识到我是君主,你是臣民。我权力大,你权力小。我可以成全你,你有求于我,总之一句话我对你占优势,你得看我的脸色行事、你的仰我的鼻息。如果进说者没有注意到君主的微妙心理,忘乎所以的极尽显摆之能事,就要惹君主的不高兴。在还没有看清你是不是自己人的时候,一般来说,君主会非常介意进说的人知道的比他多、比他深。就算你说的对,他也不愿意记住你的好处;如果说得不对,坏处就更不用提了。

贵人是指那些地位高、权力大、影响力大的人士。进说者在与贵人交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回避几个误区。

1) 如果发现贵人身上有什么不良现象,比如不健康的心理需求、性格中的阴暗面,或者凭一时喜好干了件于国于家于己不利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嗜好,不可以用仁义道德、子曰诗云的大帽子惹人家的不耐烦。由此可见韩非子思想中实用主义的一小块斑点上的一小撮毛。儒家学说和主流的伦理都教导我们以天下人己任,看到坏的事物就应该勇敢指出,并与之斗等,可是韩非却告诉我们既然有于与人家,就不要惹人家的不耐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与错、善于恶、或许有吧,或许没有。此之谓:“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

2) 贵人经过一番运筹帷幄、精心策划,瞒过世人的眼睛,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大功已然告成,贵人正在没事偷着乐那。如果此时进说者为了显示一下自己多么聪明、当着贵人的面说出了全盘计划。之后,贵人接下来会怎么说?选项有四,请选择出可能性最大的一项。

A. 贵人拍着你的肩膀对道:“生我着父母也,知我者阁下也”。

B. 贵人略带激动地对你道:“英雄所见略同”。

C. 贵人略带神秘地对你道:“嘘,小声点,别让地球人都知道了”

D. 贵人愣了一下,然后不冷不热地对你说:“原来你也知道了。”

正确答案应该是D。贵人嘴上这么说,其实言不由衷,内心已经深深地升起对进言者的由衷忌恨。这是怎么回事呢?道理如前,贵人,出来混,非常忌讳别人掌握他的大脑活动与心理活动,这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天性。进说者碰了贵人的禁区,遭忌恨也就不足为奇了。此之谓:“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

3) 不要强迫贵人去做他没有能力实现的事情,也不要强迫贵人去做他阻止不了的事情。这个简单,只要进说者脑子里没进水,就不会作出这种低智商的事情。既然有求于人家,拜托就不要让人家产生挫折感好吗?此之谓:“强以其所不能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

如上,韩非子列举出了进说者在于贵人或者君主接近的过程中可能会走的一些误区。当然,类似的误区还有许多,只是就我的智慧再也想不出来了。君主对进说者的判断,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客观的、由现象到本质、由事实到结论过程。由于君主处于优势、更多情况下会主观断人,或者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是一棍子将人打死,不知道有多少进说者因为一点小小的不足被全盘否定。不光君主、贵人会犯主观断人的错误,常人也一样。因此与人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开头的一个好印象可以掩盖后面的许多缺点和问题、开头的一个坏印象也会抵消后面的许多优点与长处。对进言者而言,接受君主面试的机会不会太多,游戏的规则是一输全输———一旦出现问题就得马上出局,所有的努力全部归零。向君主进言不是下岗再就业,没那么多从头再来的机会。这为数不多的机会怎样重视都不为过,精心包装,反复演练必不可少,平时的积累、临场发挥尤为重要。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进说者与贵人、君主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融洽的关系,那么在以后的谈话中问题可就大了。君主从进说者前期的失误中得出某种结论,又把进说者后来的表现主动地往前面的结论上靠,什么叫有色眼镜?这就是有色眼镜。已经不是从原因得出结论,而是先有结论再去找原因。或许,在君主看来,进说者的道理是否正确,人格是否高尚倒是其次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进说者是不是我的人,他在替谁说话,他站在哪一方。关于立场问题,没有见面就表态的,见面表态更不容易让人相信,但一些事情很能说明问题。如前所述,进说者发现君主身上犯了错误该怎么办?如果看穿了君主玩弄的权谋小把戏该怎么办?君主不会从这些事情去就事论事,而首先想到的是:他是我的人吗?如果进说者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或者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不妙,接下来进说者会陷入说什么都是错,怎么说都是错的境地。什么叫动辄得咎,这就是动辄得咎。为了制造点气氛,进说者谈起了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君主或者贵人想到的是:你算什么东西,这种人物也是你谈论的,是不是想挑拨我俩之间的关系啊?既然谈论重要人物不行,那谈论小人物好不好。对不起,也不好,君主或者贵人想到的是:你也就这点本事了,只能拿小人物说事。为了拉近关系,进说者借鉴“爱屋及乌”的原理,夸起了君主或者贵人喜欢的事物。君主或贵人并不买账,心想:小子借题跟我套近乎,是吧?进说者马上反其道而用之,对君主或贵人不喜欢的事物表示不满,可君主或贵人又想:小子,别来这一套,我懂,还是想跟我套近乎。谈话内容已经够进说者郁闷的了,更郁闷的是谈话方式还大有问题。内容简洁,则显得信息量不够,脑瓜不灵光;内容详细,又显得没有条理,太罗唆;泛泛而谈,会被认为胆小不敢将话题深入;天马行空,则被认为粗野而无礼。挑理被挑到这个份上,还是管好舌头抱住小命要紧,再说下去会掉脑袋的。

以上所示都是操作不当的原因与结果,下面韩非给出了进说了成功的诀窍。各位交际与口才爱好者注意了,这里的道理你在任何一本流行杂志上都看不到,因为它太深刻,也太无耻。韩非说进说的要领在于懂得如何拔高君主或者贵人的得意之处,掩饰他的失意之处。民间有个说法叫“溜缝”,最贴切不过。就是要注意时刻保持君主或者贵人英明伟大,光辉闪亮的形象,得意的地方,你要竭尽所能的拔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要尽一切手段弥补,掩饰过去。进说者要放弃自我,包括自己的表达欲、自豪感、羞耻感、甚至人格,一切以君主或者贵人为转移,只有这样,进说者才能被君主看着自己的人,被君主或者贵人视作自己人,进说者才能借助君主或者贵人的力量成就一番大事,才能写出个大大的“我”来。

这是个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想来也充满了人辩证法,先放弃自我求得君主或者贵人的信任,再依靠他们的信任成就自我。这个过程对进说者来说并不吃亏,一无所有的时候,不如连大脑中的子自我都放弃,以换取强有力的信任与支持,然后在通过这强有力的信任与支持找回大脑中的自我,我也可以像报刊杂志上讲述人生哲理的文章那样说一句:这主动放弃与失而复得之间才有人生的真谛。呵呵,小男小女很容易被这样的文字感动,但这样的文字如果与韩非子的文字放在一起,多少都有点天真肤浅还故作深沉。

道理并不难,行动比登山。人生何处不划圈,就看你划得是大圈,还是小圈。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一时的自我上栽了跟头?特别是那些内心世界丰富精彩,能给我们留下宝贵文化遗产的人物,要他们放弃自我逢迎权贵比抹脖子还难,。个典型的例子是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年轻时候也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他初出道求人引见自己的那封《与韩荆州》文采斐然,气雄万夫,很容易让读者看到一个大大的自我,而很少有这是一个对我有用的人的温馨感觉。以李白“安可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态,是不会去研读韩非子《说难》的。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是一个缩小版的李白,他的那篇向汉武帝自我引荐的求职信也是一篇缩小了的《与韩荆州书》。他们因片刻不想放弃由诗词、歌赋、才情、学问熏陶大的自我,自然也就与功业无缘了。

首先要树立“放弃自我,一心为君”的心态,具体情况就不难处理了。君主如果有一点小小的私人追求,不便堂而皇之的提出来,进说者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规章制度、文献典籍、先朝旧事中找到支持君主私人追求的观点和论据,不要说你找不到哦。只要用心找,就总能找到,找不到只能说你孤陋寡闻,被书迷了心窍,好熊的《春秋大义》可以作为这方面的参考书,细心揣摩,准会有收获。比如说,君主厌烦了天天处理大小小的事物,想跳出来享两天清福,你就可以跟他讲无为而治,垂拱天下的道理,换今天便可以讲自由经济政策的好处。如果领导刻薄寡恩,残忍好杀,那正好,韩非子中有的是任威而不任仁的教导。如果君主好女色,你可以赞扬他爱江山更爱美人,再顺便提提光武帝娶妻要娶阴丽萍的爱情故事;如果君主沉迷文学艺术,你就可以给他取出古往今来那些在艺术上有很深造诣的伟大领袖,什么丘吉尔绘画水平可与专业人士一比,曹操是个伟大的诗人,富兰克林罗斯福爱好集邮等等。当然,究其根源,所举的例子与君主的私人追求之间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人会注意这些,君主需要的只是言之似乎有理的理由。此之谓:“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说者因为之饰其美而少其不为也。”

如果君主吃不到葡萄,进说者一定要说葡萄是酸的,不吃也罢。(作者按,早知葡萄酸,何必去吃,这样做不是说君主原本就很傻吗?其实啊,君主所做的事情很多都经不起进一步思辨的,但是在强大君权的光辉照耀下,做一个清醒的人是不幸的,皇帝的新装还是让他永远穿着的好,谁说出来,谁就准备迎接不幸吧。)君主做了错事,进说者如果实在无法将错事说成好事,也要举出那些楷模级的人物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战国时期有个故事。某年某月,齐宣王趁邻国燕国内乱派兵入侵,一开始齐军打着解放者的旗号迅速平息了内乱,帮燕国恢复了秩序,因此很得人心,受到了燕国上下的一致好评。这时齐宣王私心开始作祟,想要占领燕国,但又不太确定,便去向旅居于齐的著名国际事务观察家孟子先生讨教。一开始齐宣王踌躇满志地说,我大齐军队所向披靡,用了不到50天时间就占领了另一个超级大国,创造了诸侯战争史的神话,一定会载入史册的。依我之间,冥冥之中必有天意,不如我们既来之则安之,干脆占领燕国怎么样?孟子说,占领燕国倒也未尝不可,只是要看燕国老百姓态度如何,如果他们表示欢,迎留下来也没有什么?如果他们不答应,还是回来的好。齐宣王问了等于没有问,不是孟子没有提供答案,而是提供的答案与自己潜意识中的答案不一样。于是齐宣王自己干脆跑路,命令齐军坚决留下。一声令下,齐军不但留下,而且干起了殖民者的勾当,破坏了燕国的国家图腾,抢夺了燕国人民的财产。结果很快就激起燕国人民的反抗,齐军陷入燕国的人民战争的泥沼,最后只得灰头土脸的滚回齐国。事情发生之后,孟子还在齐国没走,齐宣王觉得很没有面子去见孟子。近臣陈贾想君主之所想,急君主之所需,觉得自己能为齐宣王做点什么。便来问孟子,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无需回答的问题,就像现在问雷锋是个什么人。孟子只得照本宣科回答,一个圣人。陈贾说,周公派管叔监视商朝旧地,管叔却在商地反叛。难道周公预先知道管叔会造反才派他上任的?”孟子说,当然不是了。陈贾略带得意地说,这不就得了,圣人也有犯错的时候。那意思似乎在说,不是圣人的齐宣王犯点错误更是正常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大家看看,这个陈贾的做法是不是与韩非说的非常一样。而大圣人孟子却开始了他义理正确,但不得君心的思辨,圣人做了错事会公之于众,并认错悔改,因而更受而人民爱戴,而现在的人做了错事却遮遮掩。从韩非的观点来看,受齐宣王喜欢的是陈贾这样的人,而不是孟子。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不是教人卑鄙,只是想说明白卑鄙的人为什么会总是吃香。

溜缝也分上中下等,下等溜缝,溜而不严,反漏其端,既惹君主的不耐烦也引来别人的笑话,属于最无能的一种;中等溜缝,严丝合缝,但让别人知道了是自己做的手脚;上等溜缝,天衣无缝,而且神不知鬼不觉,在外人看来好像事情原本就没问题一样,而君主却暗暗地记下了你的功劳。向君主进说,说白了很简单,就是顺着说,但要想把怎么顺着说讲明白,千言万语恐怕都不够。顺着说的表现实行林林总总,境界高低和手法的好坏千差万别。比如,纯粹比如,大家听听意思就算了,君主说夏天吃西瓜解暑。

下面有几种接话方式,大家看看那种更高明。

A. 夏天吃西瓜确实解暑,真的解暑,太解暑了。

B. 西瓜就是夏天吃才解暑,其他时候都不行,西瓜夏天解暑就像姜汤冬天去寒一样。

C. 是啊,根据某某历史学家考证,曹操那次忽悠军队穿过沙漠说的是西瓜而不是梅子。因为众所周知北方不产梅,曹操如果这么说,大家伙一听就知道是假的,所以曹操当时说的是西瓜,由此可见西瓜的解暑止渴作用是多么的强悍。

D. 解暑确实不假,不过吃多了就会拉肚子。

好了,我不为难大家了,因为我既是裁判又是球员,干脆直说吧。C种说法可能经不起学术的推敲,但是君主最喜欢。选项A水平太低,B要好一些,D是将要坐冷板凳的说法。

关于“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使之资说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资其智。”还可以这样,比如君主(领导)稳扎稳打取得了胜利,你就可以举出蒙哥马利在非洲稳扎稳打逼走了隆美尔;如果君主(领导)冒险取得了成功,你就可以举出希特勒收复莱茵区的典故。情同此理,活学活用。

“内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于私利也。欲陈危害之事,则显其毁诽而微见其合于私患也。”告诉我们怎么在君主面前说某人的好话,怎么说某人的坏话。仅仅说某人的怎么怎么好或者怎么怎么坏是不够的,都知道海瑞是个好人,但张居正就是升而不用;都知道来俊臣,索元礼不是东西,但武则天就是委以重任。君主最关心的问题是此人对我有好处还是有坏处,所以进说者必须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说话。君主也有自留地,也有小金库,也有嫡系。君主关心的是你所称赞的人是不是对他的切身利益有好处,你所诋毁的人是不是对他的切身利益有坏处。明白这一点,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不难。李林甫在李隆基面前推举安禄山的说词是:胡人没有背景,不懂汉人的官场文化,所以忠诚度高,容易驾驭;而秦桧打击岳飞就更简单了,只要跟宋高宗提一下岳飞“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口号,宋高宗就比谁都清楚岳飞的危害性。

顺着君主说话,还得注意君主的同类项。进说者眼前的君主不是孤独地存在着,马克思的哲学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历史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君主,君主所作的事情也不总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古矬人都不爱听短话,从来打狗都得看主人。推而广之,凡是与君主做法相似善行都要极力称赞,凡是与君主做法相似的错失都要极力粉饰。虽然,这不是针对君主而为,但君主一定会感受到你的心意。此之谓:“誉异人与同行者,规异事与同计者。有与同污者,则必以大饰其无伤也;有与同败者,则必以明饰其无失也”。

君主或贵人对进说者的信任具有一定的惯性,与事实相比有一定的后效性。信任得来不容易,得到之后失去却也不容易,唐明皇李隆基几乎是最后一个发现安禄山有谋反意图的人,安禄山苦心营求的信任迷了老皇帝的眼。进说者如果在基本意思上与君主没有抵触,在具体的言语上又相贴合,那么与君主的关系达到融洽就指日可待了。

一旦进入君主的圈子,进说者说话的自由度就比较大了,可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对君主的错误进行规劝,甚至与君主小吵几句也没有问题,因为进说者经过层层考验已经被君主视作自己人了,君主并不在乎有人反对自己,在乎的是反对自己的人是什么人。此时荣华富贵对进说者而言已经不在话下,下面应该做什么?是竭尽所能保住自己辛苦得来的一切,做个安心做个巧言令色的当权派?还是保持进说者的士人本色,利用现有的平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在这里,韩非子代表了先进文化,他站在法术之士的立场上,提醒进说者不要忘记身上的历史使命。这历史使命是什么,我们后面将要提到。

明白了前期的说之难,与后期的说之不难,现面韩非子所举的三个故事就非参好理解了。

第一个故事,郑武公欲伐胡。话说郑武公早就对胡人早有图谋,没有跟任何人说过,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先是把自己的女儿送给胡君开心,然后又在开会的时候问群臣:“我想用兵,大家看看可以打谁?”大臣关其思政治觉悟高,对时局颇有研究,为了在众大臣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聪明,抓住机会迅速抢答:“胡国可以攻打”。郑武公厉声喝道:“回答错误,砍掉脑袋!胡人是兄弟之国,怎么可以攻打?”旁边有大臣小声咕哝:“都送人家女儿了,怎么是兄弟之国?应该是女婿之国才对。”……胡人听说郑武公严厉打击国内的反胡派之后,对郑国很放心,马上丢掉警惕,郑武公趁机将胡消灭。不知道郑武公后来有没有给关其思平反,其实人家为郑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是做贡献之前,连他本人都没有思想准备,如果知道为国家作贡献的代价是要脑袋搬家,估计他无论如何也不去做。这个故事与前面我杜撰的那个小厮向康熙表态的故事道理上是一样的,都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乱讲隐秘之事惹来的杀身之祸。

第二个故事是疑人偷斧,这个故事无需赘言。

第三个故事弥子瑕有宠于卫君。说得是弥子瑕这个女人受卫国国君宠爱的时候怎么做都有理。母亲生病,弥子瑕半夜架着国君的车回家探视,其做法违反了国法,而卫君不但不怪罪,而且夸赞她孝敬父母。弥子瑕把吃了一半的桃子丢给卫君,卫君欢喜吃下还称赞弥子瑕心中有君。过了几年弥子瑕年老色衰,不再能讨卫君喜欢。卫君想起当初往事,历历在目,不禁怒从中来。“可恶,弥子瑕。骗我车坐,又把吃剩的桃给我!”

这两个故事讲的是人们看人待事时的有色眼镜。有色眼睛无处不在,只可惜我们通常知人而不知己。

最后韩非总结道:君主的习性就像龙。(注:此时中国还没有龙图腾,此处的龙可理解成一种像老虎、狮子一样的凶猛动物,万万不可和以后的真龙天子挂起钩来。)他对你随和的时候像虫子,你可以随便的撩他、逗他、甚至骑在他身上,但是可别动他喉咙下面的那一尺多长的逆鳞,如果有人不小心碰着了,龙就会吃人。至于喉咙下面的逆鳞是什么,《说难》说了这么多,想必也该知道了吧。

不得不说、不得不多说的《说难》终于说完了,可我仍然感觉和没说一样,脑子里的思绪不见其少,反见其多。多乎哉?诚多也!

韩非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