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京东失灵——意料之外的颠覆者

2018年9月21日  来源:36氪 作者: 提供人:bjm......

意料之外的颠覆者

终于,“京东拼购”在今年3月开始高调招商,与淘宝特价版上线一前一后。

但其实早在2014年,京东就尝到过社交玩法的好处。当时,由并入京东的原腾讯电商团队主导,推出过“砍价”、“裂变红包”,而且有分享数过亿的案例。

但京东对这种玩法一直不重视,直到去年底。在此之前,拼多多(前身拼好货)在2016年已经进入微信交易额前15名——即使阿里巴巴无从一窥这个数据,腾讯最重要的电商伙伴京东不应该毫无知觉;该年,拼多多B轮融资被各家VC争抢,腾讯也成为其股东;此后,拼多多的广告在2017年铺遍大街小巷,到了下半年,其订单量超过京东一事,更是成为投资领域口耳相传的公开秘密。

拼购要成功,得有两个条件:能在微信里玩(这就排除了阿里),得有“低价爆款”式的商品。

在微信支持上,京东得天独厚——只有它同时在微信里拥有“发现-购物”和“我-钱包-京东优选”两个中心化入口。而腾讯投资的其他电商公司,包括蘑菇街、唯品会,都只有一个入口。

错失机会很正常,但最痛心的是机会曾经就在眼前。

但最让京东纠结的是,“一直会有声音说,我们京东是高品质、高端的,不太想去做自己觉得很low的商品。”一名京东管理层说,这让他们忽略了中国市场的需求是多元的,“我们太纠结了,太为现况所限。”

换句话说,对依靠“正品行货”成功,乃至投入大笔广告费打造“品质生活”形象的京东来说,拼购是反直觉、反传统信仰的。

拼多多已经证明,拼团适合的是超低客单价、低决策门槛的商品,而这跟京东既有的品牌、货品、用户都相差甚远。刘强东在今年一季度财报后的高管会议上说,“如果大家看一下拼多多的Top 10或Top 100名单,会发现他们与京东主流用户和主流商品几乎重合地很少……虽然在拼购方面京东的模式与拼多多一样,但货品、用户体验和拼多多完全不一样。”

那么,拼购这项业务,京东是否压根就不应该做?

回顾京东历史,它的增长一直靠两条路线:一是从地理位置上扩张,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乃至更低线城市下沉,标志就是它不断增长的“211限时达”城市名单;第二则是品类扩张。

京东试图为攻占下沉市场分已经付出了多年努力:2013年,京东O2O业务在山西与唐久便利店合作,试图一石二鸟地解决O2O和渠道下沉;2014年年初京东发布五大战略,其中之一就是渠道下沉,而家电是率先下沉的品类,方式是通过加盟在全国各村镇开设“京东家电专卖店”;2015年新通路事业部成立,希望翻牌夫妻老婆店为京东便利店,借此下沉货品和品牌。

在这些年对下沉市场的争夺中,京东能看到的对手是阿里。京东的办公区常常紧邻阿里办事点,两家公司争相招农村推广员。

但以成效论,传统模式做起来重且难。一方面,传统零售渠道也在进化,小店从厂家拿货不再需要很多层经销商,效率已经不低;另一方面,传统渠道其实“水很深”,货带不带税点?是水货、假货,还是行货?价格差距特别大,京东的供应链无法保证让小店赚到钱。

京东新通路曾经和宝洁做过一批特价洗发水的活动,但在许多社区的夫妻老婆店,洗发水是动销很差的品类,因此假货多、利润高。“当新通路的货进去之后,转手就被贩子倒出来了。”一位前京东新通路员工称。

“翻牌的本质是想在一个非正规零售业态中植入正规军的思维,养家糊口的店已经是成本最低的单位。你换一套门头灯箱至少8000块,人家两个月利润,谁会愿意?”一位资深零售人士告诉36氪。

归根结底,拼多多的崛起,并不是平白激发了一堆订单量,而是一个撬动下沉市场用户的全新方案。

但是,把拼多多和撬动下沉市场联系起来,成为一种普遍观点,是最近一年的事。早期,绝大多数人,包括京东和刘强东,都没有获得这个洞见。

为什么京东和刘强东没有更早意识到这点?一位接近刘强东的人士评价,“老刘是一个绝对自信的人,”他对商业敏感度很高,但很多互联网领域的新经济公司,已经脱离了传统商业的逻辑和框架。

“一线市场已经满了,那要不要开拓新市场呢?我们一直也喊下沉三四线,但我们没有想过,下沉低线城市,你的这套手法是不是百分百有效?会不会有更有效的方式?”近期,一名京东管理层反思说。“或许我们受制于过去的成功之道,就没有那么容易接受一些(新的思路)。”

一位接近京东的人士告诉36氪,刘强东今年年初在内部传递的态度是,零售的核心依然是供应链和物流,是京东的强项,而拼团只是一种“战术”。

“这符合京东一贯的思维方式,认为成本效率体验是唯一重要的,而拼购这件事很容易。”上述人士评价说。

但京东年初启动拼购到目前的成效看,要做好并不容易。 一位在阿里、京东和拼多多同时做生意的大商家李亮对36氪说,虽然京东给了“拼购”流量倾斜,比如搜索排位上升,但他卖的一种15元上下的日用百货产品,在拼多多上一周内能卖出7万件左右,在淘宝低价版上卖出5000到1万件,而同期在京东拼购卖出去不到2000件。

另一位经营小家电的大商家也对36氪表示,拼购的量“很一般”。

货源上,京东拼购用了自己最顺手的办法。多位商家告诉36氪,拼购虽然启动了对外招商,但并没大力度推进,大部分商家还是原有的PoP商家(京东第三方平台),也就是说,货还是同一盘货。

京东官方称,他们正在推进工厂直供和名品特卖型商品,但准入的严格让进展变慢,未来老商品和新招商品的比例将从目前的8:2调整到5:5。

“说白了,它只是一个频道入口,跟过去的’秒杀’差不太多。”李亮对京东的策略感到失望。他认为更优的做法是京东再开辟一个新战场,比如重启拍拍。更关键的是,供应链要重新搭建。“拼多多的货质量是1.0,你可以高级一点,升到1.5,坐等拼多多升级。但你的货等级不能在3.0或4.0,这就太高端了。”

“京东拼购试图复制的只是形式、而非内核。”一位资深电商行业人士直言。

还值得反思的是,在流量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玩流量果真是奇技淫巧吗?是流量更有价值,还是供应链更有价值?

拼多多上劣质货品和假货泛滥,这引起了五环内消费者对它的普遍轻视。但它跟网易严选宣布合作,足以引起思考:对中国这种世界工厂来说,跟供应链、工厂合作,似乎没那么困难。

拼多多显然是一次“破坏式创新”的奇袭。当京东决定面对这个对手时,近300亿美元市值的拼多多已经大到难以被干掉。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