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祛除潜意识的“滤镜”,改写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2019年5月24日  来源:有梦想的唐糖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最近开始学习的叙事疗法令我耳目一新。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描绘自己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眼里的故事是什么样的,你就会过成什么样的人生。而我们故事蓝本的最初雏形,一般是我们的养育者 书写(塑造)的。

叙事,"是我们解释世界的源泉",是"技术或设计以表达所发生的事情的前后联系的例子",叙事的本意,是指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体验。

分组讨论时,同学A说出了她的"故事"。过去十年,她一直很痛恨自己的老公,恨他软弱、愚蠢,没有原则和底线,和人做生意经常被坑,"害"的她们家这么多年经济上都翻不了身。"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她恨恨的说道。这些年来,她的"火眼金睛"和"谆谆教诲"在老公身上并没有起任何作用,老公还是那么"蠢",被人坑而不自知,这一切,都令她感觉绝望。在她眼里,世间没有好人,尤其是在利益面前,人性丑恶,人善必被人欺

以上,是她对自己人生描绘的故事,但是事实的真相果真和她认为的一样吗?

通过了解的深入,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有了和她完全不同的感受,例如,她的老公宅心仁厚,忠厚老实,人缘颇好,他的确被合伙人"坑"的经历,但十年过去,他还依然存活在这个行业里,同时,因为很多人认可他的人品,会主动帮助他,提供工程给他做。而他自己,也并非如A所说,烂泥扶不上墙,他对自己的"挨坑"经历有所总结,知道自己有边界不清和过度担当的问题,现在再与人合作时,"说话也比以前硬气"了。

这就像叙事疗法里描绘的"故事"一样,我们对自己"故事"的解读,往往受限于自己特别关注的部分,无形当中,会放大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选择性的忽略其余的部分事实。这样做的结果,是会造成自己视野的狭窄和认知的偏颇,更为可怕的是,对这一切,自己还浑然不觉。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眼镜是红色,眼里就是红色,但是真实的世界,却是祛除滤镜的的颜色。若没有接触真实的能力,没有面对真实的勇气,自己的人生故事,又怎么可能恣意的书写呢?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世界的解读能力,趋向真实的探索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认知、感受、品读人生的水准。

祛除潜意识的“滤镜”,改写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1.认知升级,从变化、发展和全面的角度看问题

从纵向的维度来看,世界是变化的,唯有变化才是永恒。我们和我们所处的位置,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变。同时,变化和发展密不可分,纵观历史的长河,人类社会的整体趋势都是在变化当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从横向的维度来看,盲人摸象式的局限性思维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任何一个事物,看待它的角度越丰富,可看到的视野越全面,我们对它的认知就越准确。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需要这样一个多维的观察和认知角度。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很多的人却习惯使用"刻舟求剑式"固定、僵死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

比如说,一个人曾经这样,或者多次这样,那么就意味着他一辈子都是这样、永远不可改变吗?比如说,一个人的同一个性格特质,在不同的环境下,很可能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情境不同,结果很可能也会不同。再比如,两个人比赛跑步,一个人爆发力好,前期跑得快,而另一个人耐力更强,那么最终结果到底谁胜谁负,实际上很难断定,如果仅从前期谁跑得快就对最终对结果妄下判断,则不一定是准确的….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外显和内潜两种。其中,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如思维、想象、情绪、动机、信仰等,都属于内潜的心理活动。而认知,则是内潜心理活动的综合反应。在心理学的领域里,认知心理学已成为行为科学中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认知体系的升级更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会改变原有认知图式,以多角度、更全面、更有深度,更具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图式",它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是具有一定的偏颇性的,因为我们的认知都是基于自己曾经的经验,也就是认知图式决定的。而我们的经验,因为带有主观性以及受到当时情境的影响,所以经常会带有一定程度的偏颇。这种偏颇,如果不加以修正,就会影响我们日后的判断力。

祛除潜意识的“滤镜”,改写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① 伤害优先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相比较令我们愉快的事,我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带给我们"伤害感"的事,并依此构建我们的认知系统。

比如,做生意时我们遇见了人品不好的合作伙伴,对方恶意的侵吞了我们的利益,这会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于是我们可能以后再和别人合作时,眼里都会带着狐疑的目光,要通过反复验证,才能相信对方。

这种伤害性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人类的自我保护本能,它会避免我们在同一个"坑"里反复跌倒,但同时,如果我们过度依赖自己的这种"经验",则会使我们生活在浓厚的防御心理,而防御大部分时候是消极心理的表现,总带着防御心生活,无形当中会对我们自身造成很多内耗。这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

正因为如此,斯科特·派克才说出了非常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从本质上讲,宽容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因为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治疗自己内心的创伤,因此,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而不是宽容的对象。

从"伤害优先"的魔咒中解脱出来,看到事物的更多角度,这样就可以升级我们自己的认知体系了。

② 远离盲人摸象式的思维模式

因为伤害优先原则,我们常常过分执着事物的某个方面,犯了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的思维错误

自己遭遇了几个人渣,受到了一些经济上的损失,就认定人性黑暗,所有的人在利益面前均会不择手段。自己遭遇了几个渣男,就断定天下男人均是黑渣,没有一个好东西。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造成了一些损失,就断定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蠢蛋…..

类似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虽然跃然呈现于纸上时非常容易发现其中的漏洞,但是当"此缘身在此山中"时却浑然不觉,造成了自己注意力的狭窄

自己在生意上遇到了一些更追求利益的人,那是因为你还未遇到人品好的人,自己遇到了渣男,实际上世间还有大把三观端正的良家公子你没遇见。自己犯了个错误,承担这个错误带来的结果便是,把自己贬的一无是处不但对当下这个错误无益,对自己的将来也毫无用处。

所以,摒弃这种摸到一根腿,一只耳朵就误以为自己摸到了整头大象的思维,对于认知系统的升级大有裨益。

③ 全面看问题,除了看自己,还要看别人,看情境。

还以这个故事举例,A只看到老公被人坑,付出和所得不成正比,人善被人欺,但是却没看到老公这么做必然有他的原因。

一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到动机和强化的双重作用。A的老公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种肯吃亏,肯忍让的人格特质,必定是在其成长环境下,多次因为这个特质受益。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如果知道对自己只有坏处,不用你说,ta自己就改了。Ta之所以能继续"保持",除了强大的惯性,还有其获益的强化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一味的强调别人的"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中心式思维方式——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另外,世界是变化和发展的,人也是。虽然人的固有图示非常牢固,一旦形成就很难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ta不会微调。事实上,A的老公的人格底色是好的,正如她自己也承认的那样,老公非常宅心仁厚,这个大的人格基调让他自己受益,让身边的亲人朋友受益,至于遭受损失,只是底色上面的"小黑点",加以修正即可。

一个人,在自己的人格特质没有受到"教训"之前,恐怕很难改变,但只要有好的底色在,做出微调也不是难事。而A放大了瑕疵,忽视了底色,并对老公绝望,甚至认为他烂泥扶不上墙,这实际上是A自己认识问题的偏颇。

2. 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在心理学上,著名的墨菲定律,就和吸引力法则非常类似。

墨菲定律中提到的"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深刻的说明了这一点。

关注本身,就是一种负性强化的过程。正如A所说,她越骂老公愚蠢,想让他改变,他反而变得更差了。这让她更恼火,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

这个定律不仅在A和老公身上如此,在家庭教育中更是比比皆是。父母对孩子的叮嘱,唠叨,其背后隐藏着对孩子的不信任,事实证明,唠叨越多,叮嘱越多,孩子表现的越差。不但逆反,而且一定会"如你所愿",按照你担心的方向发展。你越想让ta下学后赶紧做完作业,ta写作业越拖拉磨蹭,你越叮嘱ta千万别忘了什么,ta偏要忘。

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都不懂这其中的心理学原理,反倒认为孩子是故意作对,于是加大"整治"力度,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唠叨叮嘱,过分担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诅咒,它背离了信任原则,也必然会招致恶果

我们对别人如此,对自己也是如此。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越恐惧什么越遭遇什么,专注和强化,就像一道魔咒,在无形当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轨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防御心越重的人,眼里越没有好人,而周围也反倒聚集了大量"恶人",这同样是因为吸引力法则在起作用。

3. 积极关注和消极关注

对人对事的积极关注和消极关注,其实代表了两种人格类型。就像著名的瞎婆婆的故事一样:瞎婆婆有二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卖草帽,下雨天她担心卖草帽的儿子生意不好,晴天又担心卖伞的儿子生意不好,于是日夜哭泣,直到把自己的眼睛哭瞎了。后来有个人跟她说:雨天卖伞的儿子生意好,晴天卖草帽的儿子生意好,所以不管雨天晴天,你都应该高兴啊。

同一件事情,两种角度,其实也反映了两种广义的不同的人格类型所关注的"点"的区别。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人更是如此,一个真正的人,肯定是立体而丰富的。抓住其中一面大做文章,显然是一种认知的偏颇。

在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中,比较著名的"大五人格模型",分别从一个人的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随和性、神经质性这五个维度来考察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显然,越积极、正面的人,其大五人格模型越趋向于各自领域中正面的定义:例如开放性里所包含的"有创造性"、"聪明"、"开放";尽责性里的"有组织性"、"负责"、"谨慎";外倾性中的"健谈"、"精力充沛"、"果断";随和性中的"有同情心"、"善良"、"亲切";神经质性中的"稳定"、"冷静"、"满足"。

我想起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1500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说:"爱迪生先生,你已经失败了1500多次了。"爱迪生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15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

爱迪生的回答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同时也显示了他的积极关注,即他在看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看到问题有积极和建设性的一面。与防御型的人格类型相比,这类人显然更加开朗、积极,遇事更容易有正向解读。具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自然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不止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妻子、好老公、好员工…都是夸出来的,当总被自己和周围的人关注到正向积极的一面,一个人的自我潜能就会爆发,自我掌控感和目标感也会越来越清晰明确,自然,人生的效率也会更高效,产生的效能也会更充分

事实证明,A在改变心态之后,也同时改变了对老公的态度,她的眼睛不再只盯着老公的"问题",而是更耐心的给出自己的意见,对老公少指责和咒骂,多了一些尊重和理解。随之而来,A和A的老公的人生"故事"也开始重新书写,向更具建设性的方向书写。

这就是心理学上积极关注产生积极结果的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例子。

4. 关注自我投射

说了这么多,在没学过心理学的人看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探讨的差不多了。但是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还需要看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A为什么会对老公产生这么多的抱怨和情绪。这一点,其实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① 安全感的匮乏和依赖型的人格特质

我们常抱怨别人干扰了我们的情绪(例如惹我们生气),而且这种对对方的指责,我们认为非常有道理,因为"本来就是"ta做的不好/不对,所以我才会生气。

如果对A的心理寻根溯源,会发现A其实是一个内心安全感极具缺失的人,她虽然嘴上对老公恨铁不成钢,其实内核是深深的依赖。依赖型人格的典型特征是:我自己没能力为自己的安全感做主,所以我需要向"外"寻找能满足我这种缺失的人。这个人,在孩童时期是父母,长大后,则是理想父母——一般都是自己的配偶或重要他人。

A为什么安全感缺失我们先不去探讨,仅从这个结果来说,可以看得出,之所以A对老公那么愤怒,其背后是一种深刻的焦虑,它的潜台词是:我自己都靠不住,所以,你可得千万能让我"靠得住"啊!如果你让我发现你身上有什么瑕疵、错误,那我是无法接受和面对的,因为你有瑕疵就意味着你不够安全,我依靠你就有可能"靠不上",所以,你不能犯错。

有这种心理机制的A,就会像抓住老公脖子的吸血鬼一样趴在老公身上,警惕的看着他可能和已经发生的错误,因为在A的潜意识中,老公和自己是一体的,老公危险,意味着自己也不保,所以,她必须扼制老公犯错的可能。

人格的完善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过程,心智的成熟并不以年龄推论,事实上,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正在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换言之,一个人的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装革履、谈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安全感的匮乏,敢于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自己修复自己的安全感,而不是将其转移到别人身上,由别人背负我们安全感缺失的阴影,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勇气

② 对别人的愤怒源于对自己的投射

A在描述老公时,反复提到几点,第一,个子矮;第二,窝囊,被人欺负却说不出什么来。用A自己的话说:一看见他那个样子就来气!

事实真的如此吗?

小时候看过一个动画片,一个小兔子在山谷里骂人,结果山谷的回音自然是它自己的声音,它被骂了很不开心,于是兔子妈妈告诉她,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于是小兔子使用了文明语言,自然也收获了别人(山谷)的尊重。

这个动画片当然是说我们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自己。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对待别人的时候,自己与对方发生什么"反应",经常是因为把自己的投射放在了对方身上。

A对老公的外貌嫌弃,实际上根源是对自己自卑的不接纳。A对老公"软弱"的愤怒,实际上源自于对自己"软弱"的愤怒。虽然成年后的A表现的很"厉害",不吃亏,但实际上这种厉害是"外厉内荏",她对于自己曾经显性的软弱和自己现在隐性的软弱深恶痛绝,因为"软弱"这个特质给她带来了深刻的不良体验,她非常痛恨自己的软弱,当她看到老公身上也有这种特质时,无法对内攻击的愤怒就对着老公倾泻而出了。

而且,这种对外倾泻同时也是一种无法面对真实的回避——无法面对和修复自己的软弱,于是将对自己的愤怒"合理化"的发泄到别人身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能激发我们愤怒的人,ta身上一定有我们对自己嫌弃和不接纳的影子。当我们从对方身上感受到这个特质时,我们就开始攻击对方。所以,接纳这个词,如果不从自身开始,就绝无可能做到真正的接纳——一个连自己的"缺点"都无法接纳的人,谈何去接纳别人呢?哪怕这个"别人",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就像生活在蛋壳里,我们被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填满周身,而会不自觉的忽略真实的世界。然而,对于一个鸡蛋来说,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自己的成长则相当于一种重生。所以,拉近自己和真实的距离,放下自己的防御和投射,完成自身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实际上是解决外部世界对我们心理打扰的根本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重新书写。

祛除潜意识的“滤镜”,改写你自己的人生“故事”

原创声明,盗版必究。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叙事疗法 / 叙事 / 故事 / 解读 / 放大 / 忽略 / 变化 / 发展 / 伤害优先原则 / 吸引力法则 / 墨菲定律 / 关注 / 强化 / 自我投射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sizhuo8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