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都在说正向关注、积极鼓励,但是,你真的懂怎么做吗?

2019年5月24日  来源:有梦想的唐糖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原标题:家庭教育:都在说正向关注、积极鼓励,但是,你真的懂怎么做吗?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家庭教育:都在说正向关注、积极鼓励,但是,你真的懂怎么做吗?

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希望给到孩子鼓励和积极的支持,但是很多时候,家长说出来的话语如果仔细推敲,实际上是有问题的,自然,也就得不到相应的效果。这就又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鼓励孩子?我们对孩子积极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什么样的鼓励,能说到孩子心里去?

实际上,做一个优秀的家长并不难,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用"心"去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常说"心与心的交流"就是这个意思,真正的交流不在于讲的道理有多"正确",使用的语言有多"华丽",而在于是否用心体察了对方,同时,对方是否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心。

前几天一个妈妈和我聊天的时候,谈到了孩子的爸爸鼓励孩子的一段话。我觉得很有探讨价值。

自己的孩子小学一直成绩很好,排名前三,现在三个孩子又一起在同一所中学上学。另外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依然优秀,成绩排名还在不断的前进。而自己孩子的成绩却开始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孩子还表现出了"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状态。孩子的爸爸为了鼓励孩子,对他说:你想想你以前跟他们(另外两名同学)是并驾齐驱的,这说明从聪明程度、基础知识等各个方面,你不比他们差,所以现在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你用心努力,很快就能迎头赶上。所以不必紧张自卑。

这段"听上去无比正确"的鼓励孩子的话,是家长们常用的语言模式。在我们鼓励孩子的时候,经常会使用类似的语言。但是我们需要看到,这段话里实际上是有一些瑕疵的。我们可以尝试从孩子的感受角度出发,体察一下这段话的"问题"。

1、避免比较

比较无处不在,竞争也无处不在。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确不可避免的要时刻遭遇"比较",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较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因为"知耻而后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的很多心理压力和困扰,恰恰都来自于比较

当父母把孩子和另外两名同学放在一起时,实际上还是一种无形的比较。这虽然脱离了"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如何如何"那种比较"低级"的比较形式,但内核并未改变,依然是在比较。

也许在父母看来,把孩子和另外两名成绩优异的同学放在一起,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会促进孩子找到前进的动力和目标。同时,也有一种"归属感",因为从小到大,他们三个同学一直雄踞"前三甲"的位置,所以,他们"理所应当"应该共同前进。

这样的想法,是对"比较"的正面解读。但实际上,正如有白天就有黑夜一样,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较"这把"刀"自然也不例外。用好了,是激励,用错了,是残害。

事实上,相比较和别人的横向比较,我们更应该和自己纵向比较。乌龟永远跑不赢兔子,但是乌龟的每一步坚持都值得肯定。每向前一步,都是对过去自己的挑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掌控感密不可分,而自我掌控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自于对自我挑战的成功感。

当一个能够专注的关注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的价值"向内求",而不去过分关注外界的比较的时候,无形当中ta也就排除了来自外界的干扰,其内心状态一定会趋于稳定,完成事业(学业)的效率也会因此提高

家长有意无意的引导,实际上无形当中对孩子是一种"比较性"的引导,而自己的孩子本身正处在成绩上的"劣势",这种无形当中的比较,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

另外,我们当然应该鼓励孩子有目标,这个目标其中也包括目标人物(榜样),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榜样的设定尽量是距离我们比较远的人,比如历史人物,伟大领袖等,而最好不要是身边的人。身边的同学除了是榜样,同时也和孩子保有竞争的关系,这样复杂的关系会让单纯的"榜样"在心理上也有一定的复杂化。所以,引导孩子将榜样树立为伟大的先贤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家庭教育:都在说正向关注、积极鼓励,但是,你真的懂怎么做吗?

2、关注点永远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成绩或者其他什么外界的事物身上

父亲这段话,关注的重点其实只有一个:成绩。家长的关注点在哪,孩子就在哪。实际上,在家庭教育中,很多时候父母都会犯这个"错误"——过分的关注除孩子之外的"身外之物",而不把落脚点放在孩子本身身上

通常我们认为,成绩好,获得成功或得到他人赞赏,就会有自信。事实上,外在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获得成功和建立自信的捷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如果价值感和自信心只是建立在外在事物的基础上,那么一旦外在事物发生变化,自信也就可能不复存在。

所以,帮助孩子确立内在自信,首先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成绩或其他什么外界的事务上。挖掘孩子自身的价值,而不是附加在孩子身上的价值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能经常会说类似这样的话:站好了,别往墙上靠,你看,衣服又弄脏了吧?!你这个孩子真是不懂事,说了多少次了就是不改。

这样一句话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干净很重要,衣服很重要,我没那么重要。

很多家长肯定会跳出来反对,说这不是他们要表达的真实意思。Ta只是想让孩子"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已,并没有说孩子不如一件衣服重要。但是请注意,我说的是孩子的"解读"和"感受",我并没有说家长的真实意思。

当然,在意识层面,如果让家长在孩子和衣服中间选择,家长自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孩子。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家长往往更看重除孩子本身之外的东西。比如孩子在墙上乱画,家长看重的是我的白墙被画脏了,好难看,我重新刷墙又麻烦还得花钱,而不是孩子在用画笔探索世界。再比如,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把衣服被弄脏了,家长看重的是衣服又白洗了,自己又要"劳动"了,而不是孩子正在愉快的玩耍,ta在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方式探索人际规则,只是因为玩的太投入,没有同时兼顾到衣服是否弄脏。再比如,孩子的成绩不佳,家长们其实更关心的是"孩子成绩不好,说明家的孩子不争气","孩子成绩不好,将来没前途,会为此现象焦虑和担心",而不是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此刻是什么感受,ta关注的"点"在哪里?

这种爱,统称为"有条件的爱"。事实上,很多家长从小就为孩子树立了"有条件的爱"的榜样,而这些"条件"累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孩子的价值——我只有是一个听话的、懂事的、干净的、有礼貌的、成绩好的孩子,爸爸妈妈才是爱我的,否则,他们就会不高兴,就会骂我、批评我,或者表现出对我很失望的样子——而当他们这样表现时,我就认为自己是"无价值"的。

事实上,很多"低自尊"、"自我价值感"低的人,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太多有条件的爱。这种爱,使他们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因为在自己最在意的父母眼里,给予自己的爱都是有条件的,那么还有什么人是可信赖的呢?

当父母长期把关注点放在外界的条件上,而不是孩子本身时,亲子关系一定会受到影响。孩子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全然的接纳和爱,体会不到父母对孩子那种"我爱你,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的那种最无私最广博的爱。Ta自己也会深深的自卑。这种自卑,是深入骨髓的。

所以,如果父母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不去刻意谈成绩,鼓励孩子"其实你很棒",而是告诉孩子,无论你成为什么样子,爸爸妈妈永远都深爱着你,爱你的优点,也爱你的缺点,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其实对孩子来说,就已经足够给ta精神的支撑了。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怎么能这么说呢?这不成了变相鼓励孩子不改正自己的缺点了吗?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然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自己是好的,是优秀的,是被父母喜爱的。所以,请务必相信一点:只要父母给予他们充分的自尊,他们就会足够的自爱。他们会在爱的滋养下,努力完善和修正自己,因为真正自尊自爱的人,既能坦然接纳自己的缺点,同时,也会尽量的完善自己的缺点。

孩子的成长之路从不缺少老师,但是父母,却只有一个。

家庭教育:都在说正向关注、积极鼓励,但是,你真的懂怎么做吗?

3、鼓励中蕴含高期待,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形的压力。

爸爸把孩子和另外两名成绩优异的孩子放在一起说,本意是激励孩子应该有自信——因为你们三个一直成绩不相上下,所以,既然他们现在依然优秀,你肯定也是"优秀"的。实际上,在父亲的鼓励中,不难看出父亲对孩子的"高期待"。

父母的每一个言行都在无形当中"塑造"着自己的孩子。高期待自然也是其中一种。父母不恰当的高期待会被孩子"内化",形成人格中对自己的"高标准","假完美"。

通过和孩子妈妈的聊天,我知道她一直都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而这些高标准、严要求毫无疑问已经内化到孩子身上。孩子之所以会在初中,尤其是初二后显示出一些适应不良的问题,成绩也有所下降的现象,实际上和这种内化的高标准不无关系。当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自然会产生压力,而一旦产生了压力,就容易形成内耗——因为无形当中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对抗压力和压力带来的焦虑等一系列困扰。然后又因为此,而影响了学习的效率,使得成绩下降,于是,成绩下降又会带来更大的压力——这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当父亲将孩子和另外两个成绩优秀,尤其是现在成绩比孩子更优秀的孩子放在一起时,无形当中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号:你应该是和那两个优等生一个水平的。虽然话没有这么说,但是这种隐含的期待不言而喻。自然,这种期待会让本来就亚历山大的孩子更有压力。

父母对孩子的鼓励,还需要考虑"情境"的因素。比如这个孩子,父母可能对他的心理压力也有所觉察,所以本意是想解除他的压力,告诉他很聪明,没问题等等。但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现在所处的情境——孩子的学习成绩正在下降,而一直和他并驾齐驱的另外两个孩子成绩却在稳步提升。对比之下,对孩子的心理一定会有所波动。这个时候,父母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无疑是一种对比的强化,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隐性焦虑。也许孩子会觉得爸爸说的有道理,从而对自己有了一些信心,心情也会转好,但是如果在日后的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成绩依然比不上另外两名同学时,ta对自己的质疑就会放大,ta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如父亲所说,自己是聪明的,没问题的?这种无意识的比较会增加孩子对自己的高期待,进而引发焦虑。

所以,父母即使初心是想鼓励孩子,也依然要从孩子的心理层面出发,考虑自己的沟通怎么样才更有效果,而不具有隐性的伤害。

当然,以上所说,更多的是站在潜意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作为孩子来说,可能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来自父亲的鼓励和支持。这对于孩子来说,的确是一种心理的支撑。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鼓励的副作用是隐性的、不易觉察的,也许在当时当下没有什么不良的结果,但是却经不起推敲。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长期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入骨髓的。很多内化的价值观、隐性的焦虑,都会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传送出去。这一点是值得家长深思的。

家庭教育:都在说正向关注、积极鼓励,但是,你真的懂怎么做吗?

同时,我们也可以简单科普一些正向关注(鼓励赞赏)孩子的常识以及该如何跟孩子沟通。

1、夸努力不夸聪明

努力是一种品质,而聪明是一种天赋。努力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才能获得,需要付出劳动,排除干扰,而聪明只是天上掉馅饼的天分。所以,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目标付出的努力,孩子不服输、不认输的精神,以及遇到困难执着探索,勇于尝试的付出。

当和孩子谈话时,父母首先肯定这些平时观察到的细节,"看到"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强化。当然,如果家长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那么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声的强化,只是这种强化是负性强化。

当父母将注意力放在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目标的拼搏努力的品质上时,孩子自己也会将注意力放在这些方面。Ta会因为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自豪和喝彩,这对于增加孩子的自我效能,实现孩子的人格完善非常有益。

而经常夸赞孩子聪明的效果则恰恰相反,一方面孩子会对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洋洋自得,变得自负,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更加回避挑战,生怕自己出现与"聪明"不想符合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幼儿园的孩子解决一些难题,然后对其中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题,你很聪明",对另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题,你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人物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是最终能学到新知识的任务。另一个则是有把握做的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了容易完成的任务,而九成被夸努力的孩子则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2、夸具体而非整体

很多家长习惯于用空洞的"你真棒","你真厉害"等词汇来夸赞孩子,甚至当成了一种口头禅似的夸赞——这种夸赞来的非常轻易,孩子做的任何一点小事,都可能轻松的获得这样的夸赞。而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孩子会变得经不起挫折,因为ta已经内化了自己"很棒"、"很厉害"的评价,ta只能接受自己是好的,棒的,优秀的,而不愿意接受失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另一方面,孩子可能会对夸赞无所适从,因为这种夸赞太过笼统,孩子只知道自己很棒,却不知道棒在哪?

正确的方式是,针对具体的事情,具体的行为对孩子进行夸赞。例如,吃饭时孩子帮忙摆了一次筷子,妈妈可以夸孩子"你帮助妈妈在开饭时摆好了筷子,方便大家吃饭,妈妈很高兴看到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这样的表达方式,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哪一部分获得了表扬,从而对这部分进行一个强化。换言之,孩子从父母的反馈那里,知道了自己今后该怎么做,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3、夸事实而不夸人格

"好孩子"是典型的夸人格的夸奖方式。家长们常常会无心的将其挂在嘴边,但是"好"其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刚开始虽然会令孩子高兴,但是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比起空泛的人格赞赏,夸赞具体的事实对孩子要更有意义。比如说"妈妈相信你是有能力的",就是一种空泛的夸赞,能力在哪?怎么体现能力,家长并没有说清楚。而如果使用"你跟同学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对老师分配的任务也总是很积极的完成,所以妈妈相信你是有能力胜任班长的"这样的方式,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也更有自信。

所以,当父母想要鼓励孩子的时候,多以具体的、品质上的努力入手夸赞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同时,可以深入而耐心的倾听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困难,并采用积极的态度帮助孩子解决具体的困难,例如,孩子表示英语学习比较吃力,那么父母可以首先鼓励孩子"妈妈非常相信你通过适当的学习方法和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战胜眼下的小问题",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想办法,一起商量用什么方法能战胜英语这个挑战,需要妈妈配合什么?等等。这样的沟通,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而且父母对自己的肯定和信任,会增强孩子的自信,这样才真正起到了鼓励孩子的效果。

家庭教育无小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塑形作用,就体现在一粥一饭,一点一滴当中,做一个"用心"的父母,貌似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但是实际上在孩子的养育当中,却会使教育孩子变得更加轻松。

原创声明,盗版必究。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比较 / 榜样 / 竞争 / 自信 / 有条件的爱 / 鼓励 / 焦虑 / 努力 / 聪明 / 具体 / 整体 / 事实 / 人格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