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理论吗?

2019年3月3日  来源: 作者: 提供人:luzhao31......

中华哲学不成系统吗?

哲学著作,特别是中国先秦哲学家的著作与其他著作是不一样的。哲学书不像科学教材或文学小说那样,先构造概念、阐明基本原理,介绍背景,安排人物出场;然后才进入正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各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全书的重点或安排在中间或安排在结尾。而是由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散文短篇,语录名句萃集而成。

科学和艺术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家研究事物,总是在一边的创作一边的研究;文学家写小说,音乐家谱曲也总是在边写边构思。哲学家却完全不是这样,他要写的内容不是在写作中形成,而是在写作之前就形成了

因为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而世界观不是在写作时构造起来的,是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哲学家是在先形成他们的世界观之后才从事他们的哲学著作,因而一部哲学著作中,它的各篇章之间存在的不是形式的统一,而是内容上的统一,它所阐述的内容是在一个统一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呈现出来的,所以在形式上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次序和条理。这也是哲学书难读懂的原因之一,因为肤浅的读者很难透过形式去把握内容的统一。

中国先秦诸子的著作大多都是这种特点,例如《老子》的八十一章,《庄子》的三十三篇。它们不会按照着题目分类,去要求这章必须单写人生观,那一章必须单写认识论,彼此不相干涉;它也不会规定要从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东西开始,层层推进,演绎出最高的结论(黑格尔的东西一般是这么写的)。

哲学的内容是统一的,各个观点彼此紧扣,不能分开来议论,一旦分开了就违背了世界观统一性的本质,所以分章论述的写法显然是与哲学相违背的,它只适合做百科全书的体材。各哲学思想内部的各方面彼此联系,互相渗透,哲学反对完成的东西,主张对任何东西都进行怀疑和思考,因此哲学著作也不会寻求从简单的、基本的东西出发去完成层层推进的金字塔构建,不会以一个最高级的东西作为它的结尾。因这种同样不正确,它更适合作为宗教著作,以上帝做最高的结论。

因此,中华哲学著作有着很深的系统思维,只有透过外表杂乱的形式才能读懂这层含义。在此,我们以《文子》这本书为例子来分析,看看在杂乱的形式下它是如何阐释道家这个系统理论的。

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理论吗?

先秦诸子的著作“不成系统”

《文子》一书的逻辑思维和世界观

《文子》作为道家著作,它的第一章给人的感觉是杂乱无章,似乎根本就找不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很难发现重点在哪里,没有主题。可是,这种杂乱仅仅是形式上的杂乱罢了,如果深入的理解,不难发现它的内容是统一的。《道原》一章实际上就基本囊括了《文子》一书中的绝大部分思想,呈现出一个涉及到宇宙、精神、人性、政治、军事、养生等等的世界观。

哲学是一个双向的螺旋,它的起点也就是它的终点,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在《道原》一章中找到全书的逻辑起点。我们更应该把握整章中呈现出来的逻辑方式世界观。对这一章的解读也不需要逐字逐段的展开,去思考形式上的东西。

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理论吗?

《通玄真经》原名《文子》,是系统论述道家思想的专著

道家认为世界万物是充满对立面的,存在有无、高下、难易、长短等等的矛盾体。而主张“反者,道之动也。”强调一种否定性的思维方式,从反面来看待问题:

一、认反面为对立面运动的动力,正面是反面的发展,反面是正面的根据;

二、积反成正,反乃正之根基。

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间万物处在一种绝对的运动中。这种运动表现为事物首先以的形态出现,是一种清静、柔弱、虚无的状态,是事物萌芽与新生的时期。经过积累,积弱成强、积少成多、积柔成刚,转变为是一种可欲、刚强、充盈的状态,是事物的强大、巅峰期,而事物发展成之后,就会“物极必反”,从又回到新的中。这种发展运动的规律是由来决定的,道是这个运动的根据、源泉和动力。道家看到反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以及正的强大和短暂,因此主张居反而不居正,认为事物发展成正以后要力争回复到反的状态来。

《文子》一书的方法论

《道原》中,正反辩证的关系有许多的论述。比如无形生有形,无名生有名,无味而五味成,无音而五音生,实生于虚等等,都强调了作为正面的有形、有名、五味、五音、实等都是作为反面的无形、无名、无味、无音、虚的发展结果。积柔即刚,积弱即强,积少成多,讲都是反经过而成为正的原理。

兵强即灭,木强即折,革强即裂,齿坚于舌而先毙,总归结为一句话“柔弱者,生之干也;坚强者,死之徒也。”作为反面的柔弱是生命的躯干,发展的萌芽,而作为正面的坚强则是事物的巅峰和即将灭亡的状态。

基于这种认识,道家便主张立足于柔弱面、反面,要求从正面回复到反面,所以说“故通于道者,反于清静,究于物者,终于无为。”“有名即复归于道。”

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理论吗?

文子,号计然,相传为老子的弟子

道家“居反不居正”思想在各个领域的运用

现在我们可以梳理一下了,《道原》的世界观是:反面是事物的萌芽和新生状态,具有发展的远大前景,反面经过“积”,发展成正面,正面是反面发展的结果,是事物发展的巅峰和即将灭亡的状态。基于这个世界观,道家提出它的方法论,要从正面复归到反面中,以反面为本,站在新生的、前程远大的一边。所以,主反、主无、主弱、主后、主清静等等。

宇宙论上,主张万物统一,世间的万物是具有统一性的,都统一于道,统一于正反变换中,所以说“万物玄同,无非无是”。因为万物统一,所以万物必然存在一个共同的根据——“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这个根据就是“反”,主张反面、无是事物的初始状态,正面、有是反面、无的发展结果。所以说“夫无形者,物之太祖;无音者,类之大宗。”

运动论中,主张运动的绝对性,而且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时机。因此得出圣人要善于把握时机的方法论。

人性论方面,认为人的最初的反面是清静,因为受到外物的作用而产生了性,人对外物作用的反应造成了智,智使人产生欲,人的清静就被欲望给湮灭了。欲望是正面,是最高峰,根据物极必反的原则,纵容欲望的发展会导致自我的毁灭。所以主张清静无为

养生论方面,认为神是形骸的领导,无疾是最初的反,当反发展时,会造成怒、喜、惊怖、忧悲等等情绪,各种情绪是正,是神的巅峰,纵容之则会造成大怒、大喜等害处而使疾入侵,故主张回复到神中,主张养神

认识论方面,认为人最初的状态是朴素,之后模糊的说“物至而应,智之动也”“智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强调认识是物作用的结果,意志是认识发展的产物。智是作为反面的东西发展成正面东西所经过的一个阶段,智的出现破坏素朴状态,导致伪,所以主张绝圣弃智

政治主张上,强调无为而治。无为就是不先于物,顺应自然。无为发展的结果是无不为,无不为则无不治,达到不易物的状态,不易物,便能与物相然,和谐共存。具体措施上,本章讲到了灭智,道家认为乱天下的根源在于人民群众,而不在于某一王侯将相。人民群众因为受到错误的教化而形成的智巧,互相欺诈,失去了淳朴的原始状态,故导致天下大乱。需要通过弃智的措施使人民回复到淳朴状态,使民众的欲望变寡。

用兵之道是主柔弱而不主强。兵过于强大,就会骄傲、气躁,而弱小的军队如果指挥得当,可以越战越勇,越打越强。

中国哲学没有系统的理论吗?

《文子》是对《老子》的进一步发挥

柔弱为什么能胜刚强?

在本篇中还具体论证了几对矛盾范畴,首先是弱和强,认为弱是强的根基,积弱则强。强只能战胜不如自己的,却无法战胜势均力敌的,因为强已经是事物的巅峰,再无发展的余地;弱如果能战胜强于自己的敌人,那么它的前途不可限量,弱代表了新生的事物。

这个原理用到兵法中,就是兵过于强大便会走向衰灭,兵如果弱,而且能胜强,就会越战越强,积弱成强,不可限量。具体的事例如吴王夫差屡战屡胜而亡国,高祖刘邦屡战屡败却一战得天下。

先后也是一对辩证范畴,道家主后而不主先。先是巅峰,再无发展的余地,先行者最后穷于道路,后行者能根据先行者的经验而把握时机,由后转先。后是先的基础,一切的先最初都是后,之后在后时把握住先的经验才转化为先。

哲学 / 系统化 / 道家 / 文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